屌丝逆袭!第二季:猪仔出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的目标是做外贸业务。 大四下学期,我在招聘网站上筛选招聘外贸业务员的公司信息,找到他们公司的邮箱,直接投放简历,很快获得多家公司的面试通知,我先后到上海,浙江及广东地区参加面试,最后选择了东莞一家规模1000人左右的台资珠宝工艺品企业,这家公司是英文面试,对英文书写和口语能力尤为看重,这个时候正直3月,毕业证还没有拿,就顺利入职了。
当初想的还真是天真,以为可以像商战电视剧《巨人》里的商务精英一样,特别高大上。现实是,公司让职员到生产线了解每一件工艺品的材质,工艺,设备,生产流程。比如一个珠宝盒,要先经过图纸设计,雕刻手版,设计模具,出模型之后,需要进行打磨抛光,进行多次电镀,上色,镶钻等工艺。经过一周的学习,我对工艺基本了解了,和车间的师傅们也混熟了,产品拿到手里就可以判断出来是什么材质,经过几道工艺处理等。经过一周的学习,公司组织考试,我顺利通过所有考试。同时我也写了一周的学习报告提交给经理,汇报了学习过程,学到的工艺流程及学习体会。经理觉得我这个新人有点不太一样,比较细心。
在台企工作的一年里,我的工作主要是跟单,负责香港业务部接来的欧美产品订单和样品设计的跟进工作,珠宝工艺品的样品从设计到成品非常耗时,设计稿都要经过多次修改。跟单工作最重要的是沟通能力,接到样品生产要求时,需要先和手版师傅沟通,手版师傅每天需要处理的手版很多,能否快速出样品就会影响业务员的接单速度,由于平时和手版师傅们关系相处的比较好,我的手版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出来,然后到生产部生产制作,由于样品的数量通常很小,生产部负责人一般都不太愿意搭理样品单,我每次都要亲自到生产车间跟进每个样品的进度,确保样品能按时出来,审核样品无缺陷后,再快递给客户。制作发票,装箱单,生产单据,财务统计和客户对账,都是日常工作,很琐碎,但需要细心和耐心。工作8个月内,工资连升了八级,上了公司的光荣榜,羡煞旁人。
睁眼看世界,创业的种子在发芽
干了1年,都是重复的工作,英语口语应用的机会非常少,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转业务,直接面对客户谈判,直接开发市场呢? 一天听老总们聊天:“大陆的老板们胆子太大了,开发欧美市场都敢放手让20几岁的年轻人去做,在我们台商这里没有30岁是不能直接开发客户的” ,我感觉到在台资企业要做外贸业务基本没戏。此时,正直杭州湾大桥动工,长三角经济圈已经规划出来,在上学时候经常看《商界》这本杂志,了解到浙商们的创业故事,我就动了到浙江工作学习的念头,想看看,他们是如何从一个小作坊做成一个大企业的。于是打报告辞职了。
去浙江之前,2003年底,我到越南呆了一个星期,打破了之前对越南的固有印象,以事实求是的眼光和亲身经历感受到了它的人文风情。印象中的越南形象是武力野蛮,不讲信用,经济文化落后等等。酒店的服务员妹子阿阮很好客,知道我是从中国来的大学生,周末骑摩托车带我游览了河内的很多地方,越南妹子骑摩托车飙车速度不要太快,狭窄的街道嗖嗖嗖就过去了,每个人的摩托车技都是了得啊。到了越南河内的时候,发现就连街道上那些上了年纪的摊贩英文也贼溜贼溜的,和老外讨价还价起来不拉下风。在越南还认识了一位浙江过来做插座面板生意的朋友阿荣,他上完初中就出来闯了,平时和老太老头们聊天,居然把越南语学会了和当地人沟通完全没问题。
住在酒店和他们服务员聊天的时候,了解到他们的一个酒店服务员居然会英法德意日中西等7国语言,而且工资只有2000元人民币,如果是这样的人才在中国,待遇可想而知,用人成本极低,如果以后在贸易上遇到越南对手,一定不太好对付。在越南呆的一周,发现越南经济已经开始起飞,手机,网吧在河内已经很普及,各种招商展会的信息都可以看到,浙江商人嗅觉敏锐,已经开始染指越南市场,更加坚定了我要到浙江工作的决心。
万里长征第一步
回国后,经过几次面试,最终选择了宁波一家不知名的工厂,因为它外贸没有成型,老板愿意放手给我做外贸业务。
公司在外贸上一片空白,很多事情要从头开始,我确立了公司外贸业务框架
1,先建立公司的外贸网站
2, 公司的产品介绍,各类参数的英文版资料
3,搜索国外潜在的客户资料以备开发
4,申请公司的进出口权,
5,设计公司的产品样本册和宣传海报
6,筹备明年的展会
7,做好花费预算,尽量少花钱,多办事 。
建立外贸网站,筹备参展
有缘结识了慧聪网和阿里的业务员们,在和他们的沟通交流中,学会了网站设计,网络营销技巧,正好可以用到公司外贸网站建设上。我用了1周时间,写了网站代码,建立好了网站框架。产品介绍没有英文版,我通过谷歌图片搜索到了一模一样的国外产品,把它的产品介绍和参数搬过来进行修改,使参数和公司的产品数据相符。历经一个月,完成了公司第一代外贸网站,并以此为基础完成样品册设计。
我全权办理了公司的进出口权,联系中国贸促会准备明年德国CeBIT展会事宜,剩下的就是搜索潜在客户和发送产品宣传资料及邀请客户观展事宜。公司做的主力产品是电信机房防护和配线设备,比较特殊,中国国内的产品技术标准和欧美的差别很大,很多元器件需要定制。通过谷歌搜索开发客户获得的反馈是规格不合,几乎不从中国进口。
内销到外销的过渡
公司以产品设计见长,生产几乎全外包,全内销,销售渠道都是老板之前的关系户。因此到国外参展,当面和客户沟通,获取不同地区客户对产品的特殊需求信息尤为重要。没有准确情报,产品是卖不出去的。拿着老板开的工资,没有订单下来,也觉得受之有愧,主力产品必须通过展会和客户洽谈之后才能确定订单事宜,我必须想办法搞点其他的订单,来维持公司外贸业务部的开支,毕竟印宣传册,运样品到国外,去参展,人员吃住都是要花不少钱的。后来我通过谷歌搜索,开发出一些电子礼品的客户,一个月搞来几万美金的订单,算是自负盈亏了。
从无到有,创造客户需求
临近展会,为了让我们的摊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围观,必须找一个产品卖点。我绞尽脑汁通熬了几个通宵,通过研究国外同行的产品,发现他们在同类产品上并无报警装置,在设备维修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维修时间和人工成本,我向公司反馈了这个信息,设计部门也及时给出了一套产品优化设计方案。我异常开心,马上给客户发邀请函,客户觉得很惊讶,表示会如期到场洽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05年初,我便踏上了远赴德国的征程,展会期间,我们展出的设备特别吸引眼球,埃及、美国、欧洲客户都驻足观看,设备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发现他们机房设备的零部件损坏,并在10秒内可以维修好,可将他们目前的维护成本降低50%。这些客户机房的网络线的走线方式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对于配线架和模块都有特殊定制要求,特殊定制的产品往往利润很高。通过这次展会,印证了我规划的设想,展会是定制类产品最合适的销售渠道,最大的一个订单来自美国2000万美金。
自信金鳞岂非池中物
年少轻狂,似乎一切都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觉得可以像浙江的老板们一样出去干一番事业了。却不曾想过在订单的背后,有更多人在默默的付出。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在你自信满满的时候,往往会让人栽大跟头……
展会结束,在德国法兰克福罗马广场畅想未来......
本文为真人真事,已与作者联系。
原作者是老A-龙腾四海。(外贸圈大神)
每日一更(连载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