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惟良-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作者: 一两茶叶 | 来源:发表于2021-11-21 20:04 被阅读0次

史惟良,又名史埙,字显夫,生于公元1273年,卒于公元1347年,祖居亳州,后迁山东菏泽市郓城。他从初出茅庐到七十古稀的人生旅途里,先后在七个皇帝的朝里当过官。官阶从“八品芝麻”开始步步高升,每换一个皇帝他都官升一级或连升几级,一直升到从一品的集贤大学士;他先后受到皇上的十三次佳奖。这样一种人生经历,实在不可思议。

史惟良自幼聪敏,又得到名师的教育指点,精通治国的大经大法,这是他在官场上得到帝王青睐的实力基础。在封建官场上,你要刚正办事,那就必定会得罪权贵。你得罪了权贵,那么权贵们就一定会对你狠下毒手,落得个“忠良无下场”。但史惟良即能“刚正好下场”,这关键在于他有极其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一旦自己得罪了人,就能当机立断,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规避风险。如他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刑部郎中时,见到元英宗和左相拜住得罪人太多,甚至皇太后的幸臣他都敢杀,所以第二年就提出要求请假回家,不久英宗被弑,拜住被杀。再如他在不同意付西域商人五百万缗而得罪右相倒剌沙之后立即称病回家。又如史惟良被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中丞时,见当时大丞相伯颜大权在握,任意变乱祖宗法令,跟这种人不能一起工作,所以待了一个月就辞职回家,不久伯颜果然被罢相等等。史惟良一生是忠君、忠于职守的,但当看到事情如果危及自身安全的时候,他是不愿意作无谓的牺牲的,将“惹不起躲总躲得起”、“要退步还得抽身早”等官场上明哲保身之法,运用自如。

史惟良淡泊处世的人生观是修身、忠君、孝亲,把个人的修身放在人生的首位,在官做到“忠君”,在家做到“孝亲”,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他的一生言行就是实践这一处世哲学。从他身上,我感觉要学习他的修身之道-生命至上,命都不保,一切瞎扯;学习他爱国情坏,要有大局观,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懵、站错队伍,国之大义永远高于个人私利,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私利;学习他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我最瞧不起的人是对父母不孝顺之人,且极度讨厌此类人。

�+��Af����)]Ľ

相关文章

  • 史惟良-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史惟良,又名史埙,字显夫,生于公元1273年,卒于公元1347年,祖居亳州,后迁山东菏泽市郓城。他从初出茅庐到七十...

  • 张咏-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张咏,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生于公元946年,卒于公元1015年北宋时濮洲鄄城(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人。他是北...

  • 宋江-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宋江,字公明,生于公元1073年,卒于公元1124年,今山东菏泽市郓城人。他是北宋末期梁山农民起义军领袖,我国古典...

  • 刘表-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刘表,字景升,生于公元142年,卒于公元208年,(142年-208年),东汉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 白英-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白英,字节之,生于公元1363年,卒于1419年,现在的山东济宁市汶上县人,明初著名农民水利家。 明朝洪武年间,黄...

  • 晁补之-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生于公元1053年,卒于公元1110年,北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

  • 魏相-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魏相,字弱翁,出生时间不详,卒于公元前59年4月20日,西汉济阴郡定陶县(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西汉时期的政治...

  • 李宝-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李宝,外号“泼李三”,生卒年不详,北宋时期宛亭(今山东菏泽市鄄城)人,南宋名将。 李宝十分精通海战,南宋朝与金朝之...

  • 莱朱-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汉语词典》解释“莱朱”说他是传说汤贤臣,又名仲虺。古时候形容雷鸣声为“虺虺”,同时虺也是蛇的代称,因为下雨时的闪...

  • 彭越-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彭越挠楚,这一成语是兵法计谋的一种,意思是“分兵多路,一部分兵力从不同方向对敌人进行佯攻袭扰,牵制敌人使其首尾不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惟良-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pm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