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原创谈古论今
【王阳明传略014】辗转南都终聚首,纵横论道遍交锋(7)

【王阳明传略014】辗转南都终聚首,纵横论道遍交锋(7)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11-25 06:00 被阅读0次

    老朋友徐祯卿(字昌国),与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合称“吴中四才子”,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称为“前七子”。

    徐祯卿时任国子监博士,他醉心长生不老之术,自认为很有心得,听说王阳明来到京师,就来和王阳明论摄形化气之术,湛若水正好在座,两人没法谈到一块,王阳明却笑而不答。

    徐祯卿改天又来,说自己得到一个秘方,服了就可以成仙,问王阳明怎么样?王阳明还是笑而不答。在徐祯卿的再三迫问下,王阳明才缓缓地说:“盈虚消息,皆命也;纤巨内外,皆性也;隐微寂感,皆心也。存心尽性,顺乎命而已矣,而奚所取舍于其间乎?”

    徐祯卿点头,良久又问,人能冲举升仙吗?

    王阳明说:“尽鸢之性者,可以冲于天矣;尽鱼之性者,可以泳于川矣。”

    徐祯卿兴奋地追问:“那就是有了?”

    王阳明:“尽人之性者,可以知化育矣。”

    徐祯卿俯而思,蹶然而起曰:“我是那萌动的春芽、江河的融冰,而你是温暖我的阳光。”

    过了几天,徐祯卿又来了,他说虽然明白了道不可外求的道理,但现在自己身患重病,恐怕不久于人世,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告诉他:“生,寄也;死,归也。何悸?”

    徐祯卿于是心情舒畅了起来,几个月以后传来了他去世的消息。王阳明和湛若水一起前往吊唁,并为他作了墓志铭。

    王道(字纯甫)来问学,王阳明告诉他自己年轻的时候,常常傲视行辈,轻忽是故之心,经过龙场三年身经百难,方才相信“生于忧患”不我欺。

    《中庸》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故无入而不自得。”王阳明把其中的“行”字改为“学”,以勉励王道。

    南都工部员外郎汪俊(字抑之,人称“石潭先生”)是王阳明的好友,但两人观点不合。汪俊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其实已发,程子就说过,动亦定,静亦定。

    王阳明告诉他,“中”是喜怒哀乐未发的状态,不是说喜怒哀乐存在未发的情形。喜怒哀乐、思、知觉,皆心之所发。心统情性,性为心之体;情为心之用。体用一源,懂得体之所以为用,就明白用之所以为体了。体,微而难知;用,显而易见。汪俊所谓“自朝至暮,未尝有寂然不动之时”,只看到了用,而没看到体。君子治学,应该通过“用”以求“体”,应该在动处用功,勿使间断,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

    王云凤又从南京来信论学,这次两人在“性”字上达成共识,但王阳明不同意他关于“弘毅”的见解。

    曾子说“君子不可以不弘毅”,王云凤的体会是“既不可以弃去,又不可以减轻;既不可以住歇,又不可以不至”。王阳明指出这句话有不得已之意,这与自己做不到是两回事。

    知性则知仁(人心),心体本自弘毅,不弘则心蔽,不毅则心累。心体明,则私欲自不能蔽累;私欲不能蔽累,则自无不能弘毅。曾子认为,治学“不可以不弘毅”,是穷理的关键,但其前提是先明仁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略014】辗转南都终聚首,纵横论道遍交锋(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ru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