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方法谈写作读书
曾国藩最喜欢的读书方法

曾国藩最喜欢的读书方法

作者: 追梦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6-10-14 16:58 被阅读336次
曾国藩最喜欢的读书方法

读过曾国藩家书、日记的人都知道,曾国藩曾多次谈及一套读书方法,叫“看、读、写、作”。“看”指“看书”(不出声的阅读),“读”指“读书”(朗读),“写”指“写字”,“作”指“写作”。他经常教导子弟们好好运用这套读书方法。在教导儿子纪泽的家书中,他写道:“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在给四弟九弟的信中,他说:(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曾国藩为什么对“看、读、写、作”这样偏爱和推崇呢?

在曾国藩看来,“看、读、写、作”在读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关于“看书”和“读书”,他这样认为:“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意思是说,拿战争做比喻,“看书”就是进攻,“读书”就是防守。只有“看书”的“进攻”,没有“读书”的“防守”,学到的东西难以巩固。“看书”是吸收知识,“读书”是消化知识。“看书”是求广博,“读书”是求专精。二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才能既学得到新知,又守得住旧知。

关于“写字”,曾国藩如此看待:“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字写好了,“将来以之为学,则手抄群书;以之为政,则案无留牍。无穷受用,皆自写字之匀而且捷生出。”在曾国藩那个时代,“写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字写得好不好是一种形象,字写得快不快是一种效率,对读书、写作影响甚大。同时,“写字”在修身养性方面还有独特作用。曾国藩在其32岁的一则日记中写道:“写字可以验精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养心。”“写字”可以让人的精力专注,因此,练字对“看书、读书、写作”都有帮助。

关于“写作”,曾国藩认为“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如果口不能言,身不能行,一个人读书还有什么用处?所以写作非常重要。“看书”、“读书”是信息的输入,而写作是信息的输出。写作可以把通过“看书”、“读书”输入的知识进行加工,然后输出。因此,它可以对读书效果进行检验(除了写作,还有哪一种方法可以方便地、全面地检验读书的效果呢?)曾国藩的修身12课中就有这样一条:“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就是说,他每月要通过“写作”来检验自己读书的收获。书读得如何,会在所写文章中体现出来。文章如果没写好,那很大程度上就是书没有读好,需要加倍努力了。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曾国藩认为“看、读、写、作”四者,如果缺了哪一项,都是不完整的,都是有缺陷的。只有把这四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体系,形成合力,从而让读书进入一个有进攻,有防守,有输入,有输出,进攻与防守相辅相成,输入与输出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状态。

怎样运用“看、读、写、作”这套方法呢?曾国藩提出了与“看、读、写、作”对应的四字诀:“速、熟、恒、思”:“看生书宜求速”,“温旧书宜求熟”,“写字宜有恒”,“作文宜苦思”(“温旧书”其实是“读旧书”)。在给儿子纪鸿的信中,他对“看、读、写、作”曾作这样指导:“余所责尔之功课,并无多事,每日习字一百,阅《通鉴》五页,诵熟书一千字,三八日作一文一诗。此课极简,每日不达两个时辰即可完毕,而看、读、写、作四者俱全。”非常有可操作性。

“看、读、写、作”其实是曾国藩对我国传统教育经验的总结。在我国传统教育中,默读、诵读、写字、作文历来受到重视。如“三百千千”和“四书”等启蒙教材必须诵读并背下来,写字是读书人的必修课,作文更是科举应试的重要科目。曾国藩赋予“看、读、写、作”丰富的内涵,一生都在致力于“看、读、写、作”,即使在繁忙的公务中也不间断。他最终成为一代大儒,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都颇有建树,与其在“看、读、写、作”方面的追求和下的功夫是分不开的。其实,古往今来,很多名家、伟人都是“看、读、写、作”的实践者。苏东坡提倡“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的《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他的文学成就更是自不待言。顾炎武“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这样积累三十多年,终于写成著名的《日知录》。鲁迅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也是“看、读、写、作”都有。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也在“看、读、写、作”方面下过功夫,并卓有成就。

今天,由于知识的大爆炸、新媒体大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出现了新变化。但与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一些人读书越来越倾向于“阅”,停留于“看”,“浅表化阅读”、“碎片化阅读”现象突出。这样下去,读书效果将大打折扣。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重新审视并借鉴“看、读、写、作”。今天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大大增加,如果完全按照曾国藩的方法去做可能比较困难。但“看、读、写、作”的精神内核没有过时,即泛读与精读相结合,读书与写作相结合,读书与修身养性相结合。读书时,既要博览群书,也要有所侧重,做到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学以致用。这样读书才是真读书。需要一提的是,现在有了硬笔和计算机汉字输入法,写毛笔字的实用价值不大了,写字的内涵与过去不同了。但本着扬弃的态度,还可以发挥练字在修身养性、促进读书方面的独特作用。“看、读、写、作”融入时代特征,赋予新的内涵,打造成新版本,仍然是可以让我们受用的重要读书方法。

相关文章

  • 曾国藩最喜欢的读书方法

    读过曾国藩家书、日记的人都知道,曾国藩曾多次谈及一套读书方法,叫“看、读、写、作”。“看”指“看书”(不出声的阅读...

  • 曾国藩晚年的读书方法 2021-10-11

    曾国藩晚年的读书方法 阅读《曾国藩日记》(同治10年和11年),看到临终前一年,曾国藩几乎每天都坚持读书。 由于眼...

  •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

    第一次读曾国藩的时候,写过一次读书笔记,依稀记得他主张渡人先渡己,也感叹他是一个天赋一般,但后天极其努力,在他所处...

  •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

    说读书一定要攻城掠地,不要一个村庄、一个小镇地那样去打仗,那样是不可能最终取胜的。该攻的据点你一定要攻,该...

  • 曾国藩说读书: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如何读书?

    本周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第二部,读到曾国藩最喜欢的儿子曾纪泽,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读书天赋,九虚岁就可以做“史论...

  • 读书法

    世人读书,方法不一而同。曾国藩喜“读书不二”。然则,我的方法竟与其大不相同。 尤其是在习惯使用微信读书以后,常常书...

  • 读书感悟20150414

    今天读书,作者谈曾国藩的人生哲学——专注于当下,专注于当下是破解纠结的最好方法。面对纷杂的政治生活,曾国藩从来都是...

  •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和态度

    01 我们都是心怀梦想的人。也曾一路厮杀,披荆斩棘,渴望自己功成名就,到达心中理想的彼岸。 而这些,很多时候,也只...

  • 曾国藩:书是这样读的

    曾国藩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三有”、“三法”、“四多”、“猛火煮”和“鸡孵卵”。这几种读书方法,对我们现代读书人...

  • 2022-07-27 曾国藩论读书方法

    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问父亲读书的方法。 他说:儿子读书十多年了,总像还未得到读书的奥妙似的。父亲,这读书到底有没有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最喜欢的读书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xn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