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什么是“开源节流”?
开源,指开拓财政收入来源;节流,指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或者少花钱多办事。
那接下来,我就来说道说道我眼中的“开源节流”。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30岁之前人生钱,30岁之后钱生钱。为什么这样说呢?有友友知道吗?知道的可以在文章下面评论下喔。
大家觉得穷与富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知道的评论区见喔)那我就先抛砖引玉吧,献丑了。
我认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穷与富最大的差别是思维方式。
咱们今天就拿开源节流来说道说道。同样是做兼职,利用自己下班后时间,有些人收入甚微,可有些人兼职所得比自己工资还高。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是人们认知局限性所导致的。什么是局限性,就是思维固定化就比如是 砍柴的以为皇帝手里拿的是金扁担,永远跳不出自己的认知。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我的一个朋友,大学期间就存下了数万元的积蓄。他收入来源主要靠做微信群的商品分享。先是拉了个200多人的微信群,专门推荐优惠的日用品和零食。每天维护4-5个小时,给群里的同学找商品、推荐商品,这个群每个月能给他带来1000多元的收入。
后来他又雇了个学生帮忙维护,报酬是300元。同时他自己又按照同样的思路,复制了2个群,这样每个月的净收入基本维持在3000元。
近来,家里的表姐刚生完孩子想要找工作,我就把这位朋友的例子搬出来了。建议她别出去打工,可以尝试母婴方向的商品代销。可她反而觉得麻烦,认为这种方式没有现金进账来得稳妥,宁愿去找个兼职,做个小时工。
同一个方法,有些人做的很好;有些人拒绝,宁愿踏实点找个辛苦活。所以说,想要开源节流,我们必须要跳出认知的局限性好好来看待收入这回事,才能真正做到开源节流、收入翻倍。
人生钱要靠转换思维,跳出局限,那么钱生钱要怎么做呢?人生钱需要靠转换思维,跳出局限。而钱生钱,也还是和思维方式有关的哈。
其实人们的收入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主动性收入,一种是被动性收入。
主动收入一般为工作所得,它是一种临时性收入,一次工作得到一次回报,最大的特点是“用时间换钱”。像我们的工作,去上班才可以获得工资;停止工作,收入也将停止。
被动收入是指即使不工作也依然能够获得的收入,它是一种永久性的收入,彻底地做一次工作,然后持续性地得到回报被动收入是一种资产收入,我们的资产越多,收益也就越高。
假如你有50万元通过分散投资在基金、股票、保险等产品上,就可以持续获得年化收益。我就以大家最熟悉的支付宝的“余额宝”以为例讲吧,将50万元投入,预估年化2.7%的收益,这样每年都会有13500元的利息源源不断地存入你的帐户。
当然余额宝的收益是相当低的,如果我们会配置自己的基金呢,就能达到平均年化收益12%~15%,那这时,咱们再来算算,你将50万元投入,预估年化12%的收益,平均每年都会有6万元的收益地存入你的帐户 。
并不是说稳稳地、每年都是12%,而是牛市时可能达到50%,熊市时也可能亏损20%。但是只要你学习理财,能够配置出属于自己的基金方案或者股票方案呢?那每年平均12%的收益率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投资的目的,就是从主动收入阶段过渡到被动收入阶段。这也就是我们开头说到的30岁前人生钱,30岁后钱生钱。所以我们在投资早期的主动收入阶段,一定不能仅仅抱着图省事的思维。
最后,究竟怎么样才能从人生钱,过渡到钱生钱呢?
没错的,咱们从人生钱过渡到钱生钱最核心的方法就是投资,但这里说的是时间投资。举个例子:对于那些不需要核心技能的工作或者兼职,短期来看,我们是得到了一点酬劳。可随着你自己投入的时间、精力越多,收入呈一条直线的方式发展,并不会有规模性的增长。
但是,如果我们把相同的时间投资在某项技能或自我增值上,带来的回报反而更高。每个人都希望能获得一份长久、持续的被动收入,所以,当看到成功的案例时,总是忍不住要去看看。
但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案例,都不是我们能简单复制的,透过他们成功的表象,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学习。但是透过他们成功的表象,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家知道这个道理是什么吗?透过他们成功的表象,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学习。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投资,但大部分人都会忽略掉,或者不能坚持做的事情。所以到最后,我们依旧想寻找一个简单粗暴的致富方法,而不是沉下心去学习,最后得到的,可能是碌碌无为。
我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于开源节流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咱们评论区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