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有共鸣感的文章?
来到简书十多天,我看了许多推荐的文章。这些文章点赞或多或少,但阅读量无一例外的很高。
为什么同样多的阅读量,却有天差地别的点赞数?
绝不仅仅只是文章优美流畅,图文排列整齐的原因,有些点赞数低的文章不比点赞数多的文章差,甚至更高一筹。
直到不久前我发布了《谢谢你,不知名的陌生人。》。
说实话,这篇文章超乎了我的想象,获赞数几乎是我所有文章加起来的总和。
如何写出有共鸣感的文章?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是因为共鸣感!
人是感性动物,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会得到人们的认同进而引发共鸣感。
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一篇文章要想拨动读者感情的琴弦,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必须写出感情来。
如何引起人们的共鸣感呢?
我认为有三点:
1.要写“真”。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磕磕绊绊,而往往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就是这些磕磕绊绊。共鸣,就是看到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是而引发出来的认同感。所以我认为真实的经历最能引发出人们的共鸣感。
远的不说,就说近代老舍的《骆驼祥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为什么他们都有如此高的评价?除去文学功底不谈,或许表达的主题不大相同,但他们都是写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一系列经历,将一个时代真真切切的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如何写出有共鸣感的文章?说的这或许有人问了,如果没有经历怎么办?其实并不一定要写真实经历。作家莫言对于你们想必并不陌生。他的作品就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生死疲劳》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主人公西门闹是一个小地主,不说家财万贯也是衣食无忧,还有两个漂亮的小老婆,这样的生活可以说是不羡鸳鸯不羡仙。但这位地主却很节俭,能够每天天不亮就能背着篓筐去捡牛粪。然而当他的邻居小娃娃摇身一变变成了大队长之后却一枪蹦了他,冤死的他来到阴间,又经历多次六道轮回,但几次投胎都是投胎成家畜,即使投胎成人,也变成了一个大头婴儿投胎在农民蓝解放一家。
如何写出有共鸣感的文章?小说讲述了从1950至2000年的农民社会,但社会背景简直就是一团糟,各种设定就像鸡毛满天飞,看这本书根本不敢读快了,只能一点点仔细读,生怕错漏什么关键。对于这段历史的描写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莫言通过不同动物的独特视角来描述。这就是这部小说最亮眼的地方。他的天马行空并没有招到人们的厌恶,正是因为他写的“真”。
这里的真不是说真实的经历,而是对于想象的描写,把缥缈虚无的事写实了。就像小时候没有写作素材,就编。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评价,就是因为编的真实度不同。所以没素材时请发挥出你的想象力吧!不过可别满嘴跑火车。
2.要写“细”
“细节决定成败。”这可不是说说。
一家电视台做了一期人物访谈,嘉宾是宗庆后。知道宗庆后的人不多,但几乎没有人没有喝过他的产品——娃哈哈。这个42岁才开始创业的杭州人,曾经做过15年的农场农民,栽过秧,晒过盐,采过茶,烧过砖,蹬着三轮车卖过冰棒……在短短20年时间里,他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将一个连他在内只有三名员工的校办企业,打造成了中国饮料业的巨无霸。
关于他的创业、关于娃哈哈团队、关于民族品牌铸造……在问了若干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后,主持人忽然从身后拿出了一瓶普通的娃哈哈矿泉水,考了宗庆后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瓶娃哈哈矿泉水的瓶口,有几圈螺纹?”
四圈。宗庆后想都没想,回答道。主持人数了数,果然是四圈。
第二个问题,“矿泉水的瓶身,有几道螺纹?”
八道。宗庆后还是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出。主持人数了数,只有六道啊。宗庆后笑着告诉她,上面还有两道。
两个问题都没有难倒宗庆后,主持人不甘心。她拧开矿泉水瓶,看着手中的瓶盖,沉吟了片刻,提了第三个问题,“你能告诉我们,这个瓶盖上有几个齿吗?”
观众都诧异地看着主持人,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很多人赶到电视录制现场,就是为了一睹传奇人物的风采,有的人还准备了很多问题,向宗庆后现场讨教呢。可是,主持人竟将宝贵的时间,拿来问这样一个无聊问题。
宗庆后微笑地看着主持人,说,“你观察得很仔细,问题很刁钻。我告诉你,一个普通的矿泉水瓶盖上,一般有18个齿。”
主持人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这个你也知道?我来数数。”主持人数了一遍,真是18个。又数了一遍,还是18个。主持人站起来,做最后的节目总结,“关于财富的神话,总是让人充满好奇。一个拥有170多亿元身家的企业家,管理着几十家公司和两万多人的团队,开发生产了几十个品种的饮料产品,每日需要决断处理的事务何其繁杂?可是,他连他的矿泉水瓶盖上有几个齿,都了如指掌。也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人们恍然大悟,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如何写出有共鸣感的文章?由此可见,成功来源于细节。在写作中同样如此。
以前我常常想:为什么那些文学大咖随手就能写出感情丰满的文章,我即使再怎么修改还是达不到那种程度,写再多字也没有提升。后来我明白了,是不够细。
托翁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开始构想的安娜是一个堕落放荡的女人,而在写作过程中,人物自身的性格具有了自为的意向,并按照自身的逻辑走下去,安娜也就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让人深切同情的形象。
大仲马在创作《三个火枪手》时,因为剧情发展的需要,一个火枪手必须要死。一想到自己的喜爱的角色要死,就伤心的哭泣了起来。甚至直到几个小时后他的朋友来找他时仍然在哭。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作家对于写作的“细”,对出生,长大,性格,家人,朋友的细化,即便这些并没有表现出来,可正是因为这些细化,才使这个人物活了过来。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对于作家而言,自己笔下的人物不再是一滩墨水,而是自己的朋友,家人。
写作的时候,不妨与自己笔下的人物对话,做朋友试试。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3.要写“新”
在二十一世纪,各类阅读软件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写作的了解,还给人民提供了一个面向全国的展示平台。写作已不再是高高在上,只有大文豪才能干的事,而是大众化,变成了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大白菜。
所以要做到在14亿人中脱颖而出,绝对不是困难可以形容的。数遍网文大咖,几乎都是一个个小说流派的开创者。
如何写出有共鸣感的文章?在这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最需要的就是创新。对于新人作家,创新并不算困难,可越往后,创新越发困难。那就是肚里墨水用光了,这时就是需要重新积累了。对于作家最重要的就是积累,有些人认为积累很容易,其实不然。
在积累过程中最好不要多看书,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很多人觉得看的书越多越好,即使不能理解,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其实不然。以前我也是如此,后来慢慢的,脑海中有时突然明悟了以前不能理解的知识或观点,我觉得自己已经学富五车了,但实际上我所明悟的知识只有1%,余下的99%已经被抛弃。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快速积累,还不如老老实实慢慢读,一边读一边理解。
一些不能理解的,并不是看不懂,而是没经历过,没体会过,所以不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味的闭门造车可写不出感人肺腑的文章。
孙东纯的《迟到的间隔年》,余秋雨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林达的 《带一本书去巴黎》。都是“走”出来的优秀文学作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对事情的看法完完全全融入了字里行间。
所以,没有功底,慢慢积累;没有灵感,出去走走。写出“新”文章其实并不难。
总结起来,要写出有共鸣感的文章,就是需要写出真实经历,对人物灌注感情,标新立异。
以上就是我一点点不成熟的想法,我自己也在摸索,以后有想法会陆续添加修改的。
如何写出有共鸣感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