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刚醒,还没挪窝时,小朋友轻轻推门进来,小声问:“妈妈,你睡醒了吗?”
我心满意足地笑着:“宝贝,怎么啦?”
“刚才有社区工作人员来敲门,我说妈妈在睡觉,让他们半小时后再来,现在离我说的时间还有几分钟,你可以起来了。”
“是吗?你自己开的门,然后直接这么跟他们说的么?”
“是的。他们听了就去敲对门的门了。”
听得我诧异中带着惊喜:社区有我电话的,如果实在有必要找我,他们自然会打电话。
我没料到小朋友会这么干脆清爽周全地处理这样的“突发情况”,既没有打扰我难得的午睡,又告知了对方合适的时间,不至于耽搁对方的工作进程。
小朋友处理事情这种“界限感”,让我惭愧:
我在他这个年龄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会把正在睡觉的家人叫醒,而不是直截了当地拒绝,再约定时间妥当地照顾对方的工作。
这一点,自愧弗如。
我合理保护自己权益的界限感,还是长大之后才逐渐学会的,花了很多很多年。
这一点,某知名公号写手/作家衩姐表述特别到位,她说:“人成长的三个阶段:不敢拒绝——千方百计找借口拒绝——直接拒绝,没有理由”,我在踩了很多坑后,又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才达到第三阶段。
可小朋友,知道我特别珍视每周末放松充电补充体力的午睡时刻,不想打扰我睡觉,又估摸着我大概睡到几点,自己就把事情办妥了,这合适的界限感,对双方都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教学相长”,原来不止存在于师生之间,还存在于母子之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