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方言称:“没赊没欠不成店。”
生意不好做,做买卖的人多了,存在激烈竞争,残酷竞争,甚至是无序竞争。销售,是做生意的第一步。为了业务,做生意跟着感觉走,凭信用,凭“交情”,很多情况,并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就盲目把货物销售出去了,与此同时,伴随着随意性销售,风险也就随之而来。定期不定期结账,结了一张欠款单回来,真金白银换来一张张白纸黑字欠款单,忐忑不安地把欠款单收好,满怀信心期待着,能把欠款收回来。然而,谁知,收款,却难于上青天。
大家都不写还款日期,这是最要命的。即使写了,客户还会随时随地根据情况自行延期,自说自话,不断变卦。客户的话伸缩性很大:过几天收到钱,我就优先还你这笔欠款。这句话,耳朵都听出老茧来了。上门催债,能躲就躲,不能够躲的,就与你话语周旋:经济条件差,大环境不好,生意不景气,原头没有进账。再等一等,再等一段时间看看。用老掉牙的套话搪塞,为自己无法还款寻找各种理由。
过了一段时间还去催款,仍然老调重弹。见面了,就寒暄客套一下:或者天气炎热,温室效应;或者国际风云变幻,经济下行,市场反复无常;或者无话可说,干脆就恭维你“越来越年轻”……讲到货款欠款时,故意“王顾左右而言他”,转换话题,避重就轻,不把欠款当回事。反正,你急,他不急。把你急死了,反而减轻还款压力。
“欠款,迟早是要还的。”“我比你着急。做生意哪有不欠的吗?我被别人欠了很多,只要能够收回这么一丁点,还你们就绰绰有余了。东家欠我巨额欠款,人家跑路了,跑得比兔子还快,连一个鬼影子也见不到;西家欠我大量的货款,我不说具体数目,说出来,怕会吓着你,也找不到老板的踪影。你还算好的,来了,还能够见到人,还有热茶给你喝。我们去讨债,只有喝西北风了……”
开名车,住豪宅。资产多,欠债也多。“豪门深似海”,不容易找到老板,找到了,还“很热情”。海阔天空谈了一番之后,说“这几年,生意难做,别人欠我几百万,能够收一部分回来,我就还你,欠你的无非才几万元。别急,慢慢来。过一段时间再看一看,我尽量争取,有就会安排,如果没有,你大老远跑过来也没用。我说话最实在,别人如果象我这样妥直(耿直)就好了。”
款,用来记账的。有借款,有贷款;有欠款,有还款。款一旦成了欠款,那就成了大麻烦。“款”字,一半是“欠”字。我不知道是老祖宗的智慧,还是中国式买卖暗藏的禅机。欠款,两个字都有“欠”字,“欠”的份量很重。“欠”的原义是什么?我查了《说文解字》(弟八卷):“张口气悟也。”“悟,觉也。引申为解散之意。”《新华字典》第11版,把这一意思进一步引申为“哈欠,疲倦时张口出气:打哈欠。”见怪不怪,难怪欠款的人,喜欢打哈欠。
《说文解字》对“款”字的注解是“意有所欲也。”《辞源》把款的本义引申为“真诚,恳挚。”查了《辞源》一书,得知,大约到了明朝时,款字有“钱币,经费”的意思,如“新旧款项,各自明白。”与现在的货款,款项的意思基本相同。
款,不要随便借给别人,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得不偿失。做生意,没有现金做不得,因为一旦欠款,催款请款真够呛。要看对方的脸色,要低声下气,你哭着闹着也不见得有效果。何必呢!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欠钱大王,讨钱师傅。”控告别人,万不得已。做生意,和气生财。做生意初心,目的不是为了控告。
欠款时,是一种头脸,还款清债又是一种头脸。抓住了牛鼻子,就是款不能欠;欠了款,就是把持牛尾巴,你有多大力气与蛮牛较劲。
“款”字的一半是“欠”字,不要欠款,宁可现金。没有现金,一切免谈。没有生意,也就不做了。当今社会,谁能相信谁,还是现金为王。
(写于2019年8月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