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与宝儿聊天,她对比了一年前和一年后自己在不同地方遇到不同人给她不一样的感受。
大一寒假她可以自由出入,她不想天天在家玩耍,她希望出去做点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由于是未成年,她没有办法进入工厂实践,她就想去找一份家教干干。很快,一个家长对宝儿各方面比较满意,提供了面试机会。家长拿了一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卷子让宝儿考试。宝儿没有任何准备,也只能硬着头皮考试,结果考了96分,没有得满分。这位家长对宝儿不屑一顾说:“我孩子还能考九十七八分呢?你这只考了96分,还不如孩子考的分数高,你怎么教我的孩子?”
宝儿百口莫辩,瞬间感觉自己特别糟糕,大学生了,为什么考初中的试题不能考满分?那还有什么资格去教学生呢?内心充满了自卑和伤感却无人可以分担。
紧接着家长以低于市场价格一半的报酬让宝儿当陪读。宝儿虽然不满意还是答应干两个周。宝儿只告诉我说她这两周与同学一起去一家教育机构当助教,她住同学家。我工作很忙,并没有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及接下来她很少联系我的事实。
半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学长让她帮忙带一个初二的孩子一个月。她很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去备课和教这个孩子。结果这个孩子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成绩从平均80分提升到90分以上。这个孩子非常喜欢宝儿,说宝儿教的他都可以听得懂,比他们学校的老师教得都好。孩子的妈妈也非常开心,不仅每次都会多支付报酬,还经常买一些东西送给宝儿。宝儿面对这种积极的正向反馈非常开心,也就更加用心教,期间经常与我分享沟通,也共同去探讨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宝儿对我说:“虽然你经常说我很优秀,我以为你是妈妈,你的眼里我再差也是优秀的。原来自己是很棒的,这个自信来自于这份家教、学习成绩以及老师的鼓励。这个孩子的家长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人不仅聪明,还是做企业的一把好手,宝儿想这样优秀的人夸奖肯定是真心的、有分量的。
今天是宝儿第一次诉说她一年前的难言委屈。
我说:“有些人特别挑剔又不尊重事实,他可以把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挑剔成一无是处,只为了他们自己不可告人的利益。与这样人的交往真是很恐怖很恐怖的。是吧?”
宝儿说:“是啊。他们看不到我们好的地方,只是在说我们这不好那不好。我还小,我就以为他们说的是真的,以为自己真的很糟糕。如果不是后来这么优秀的家长以及我的很多成绩告诉我很优秀,给我自信,我可能就会认为自己很差很差。我的导师非常好,他不仅带我做课题、各方面指导我,他说我年龄小很占优势鼓励我好好学习,还把我介绍给南京大学的另一位教授。他们都给我非常好的评价。”
我总结说:“那些自己本身过得不好的人想在打击你中获得优越感和掌控感,而那些优秀的人却在欣赏你鼓励你。与谁同行很重要,是不是?”
“真是的。与厉害的人交往更有信心呢。”
一个人再强大,被肯定也会开心,被打击也会难过。99%以上的人都是庸人,很难强大到没有情绪而只有理性。人际关系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我们很难做到不在乎外界的一切反馈。我的脑海里飞出一句话:自信源于外界正向反馈。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