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要敢于逆流而上。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别像老鼠逃跑似的,看看你的周围,要敢于开拓自己的天地。
我们都有一种被人接受的需要。但是你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是独特的是你自己的,哪怕别人认为它们很怪,或者很讨厌,哪怕一群人都说,那太差。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John Keating 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
或许我很难想象,在那个年代,有这么神奇的老师,鼓励学生好好念诗,
及时采撷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天变得风中枯萎
当老师被称为“captain”的时候满满的都是感动,还有就是真的有学生是参入其中,并且为诗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殉道者。
但是这样的行为肯定是为世俗所不容忍,我在想,到底是需要多好的老师,才值得让学生为他牺牲一切,敢于违反校纪校规,这样的老师,在某一方面,一定是做到了极致。
在挑战世俗的过程中,注定要付出许多不为人所指的辛酸,刚刚开始听到死亡诗社这部电影的名字的时候,是觉得很恐怖的,来自一个中国人对死亡本能的恐惧,但是,后来才发现,这真的是一部很棒很棒的电影,值得学生和老师一起去好好看。
以往的经验教训是,我们看完一部好电影,老师总是能生发许多感慨,但是在感慨的下一句,老师一定会说,可惜我们这里实现不了,所以大家就随便看看,聊以慰藉吧。
但是在我看完之后,总是觉得,至少还是有一些什么是可以去改变的,既然改变不了大世界,那为什么不就从改变这个小小的课堂开始呢。
【无戒365训练营第11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