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用户人格特质对用户行为起主要的驱动作用,人格特质的差异也许会对用户在线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46942/1b96e96917b9465b.jpg)
背景和启发
前段时间,上司告诉我,通过了我一直一来对公司产品的各方面的细分,公司可以很好地找到具有需要特征的目标客群和市场,公司整体效益一直是上升的。
这里需要提一提我珠宝首饰。珠宝具有软文化的性质,而在这个款式和设计众多花样的时代里,能否代入不同消费者的感情需求就成为了企业能否盈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件事令我想到的是:珠宝款式再多、包装再好,总有接受不了的人。无论产品如何,人的本质在他们对这项产品的行为和决策发挥关键作用。
WHY?
通过一直以来对友盟+的体验,我发现了一些情况,可能也是大多数数据第三方的现状之一:用户洞察仅有基本架构,或稍微深层次。事实上,人是很复杂的,更别谈要面对那么大的用户的复杂程度。
现在大多数数据第三方平台,依靠数据背后的逻辑性去解释原因和解决问题,却忽略了问题的关键和本质:人。用户本身的许多特性是驱使他们的决策和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且Hamburger等揭示了人格特质是决定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Hamburger Y A, BEN-ARTZ E. Loneliness andInternet.)
若只从一些基本属性去进行用户洞察,或会有失偏颇。结合我个人的一些感受,提出了这个优化方案:增加用户人格特质的模块。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46942/e18375bab3d7ed7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46942/c432e15e5144ff98.png)
希望通过五大人格特质对用户进行识别、区分,从而加深他们对产品的采取的行为和决策的理解,解释和说明,最终目的是提高产品转化率。
WHO?
1)2B产品用户
就用户群体来讲,产品分2B和2C产品。2B和2C产品有所区别。由于2C产品用户主要是企业或商家员工,而2C产品的使用者主要是广义上的消费者。具体而言,2B产品用户的角色是与职场上的身份相对应的,其行为受岗位职能影响大而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小;至于2C产品用户的行为,则受用户各方面的影响,如经济能力、家庭角色、兴趣爱好等。
因此一般来讲,2C目标产品的用户不及2B产品的宽泛,为了避免过于笼统,或错失重点,决定优化方案优先选择2B产品用户。
2)五大人格特质
心理学家认为,用户人格特质对用户行为起主要的驱动作用,人格特质的差异也许会对用户在线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McCrae R R,Costa P T. Validation of the 5-factor model personality across instruments and observers.
Saucier G, Goldberg L R.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s,In Barrick MR, Ryan AM(Eds.),Personality and work:reconsidering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in organizations.)
通过百度百科,我们了解到:在心理学中,五因素人格(Five Factor Model,FFM),也称大五人格模式(BIG5)。这是重要的人格理论模式。此模式通过五种相对独立的因素来描述人的个性,用户的五大人格特质是以五个维度对用户人格特质进行定义的:外向型(EXT)、神经质型(NEU)、随和型(ARG)、责任型(CON)和开放型(OPN)。更进一步,每一种人格特质可分为两种级别: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46942/3f16854513125696.png)
HOW?
1.最简粗暴且壕的做法:线上随机抽取用户,进行具有奖励机制的深度访谈。这样可以深入接触用户,却损耗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物力
2.在用户登陆以后,获取用户授权,在线发放问卷,此问卷的基础是某个较客观的人格特质模型评分系统
3.线上模式还可以是:在用户手机注册登陆时设置自定义标签,要求至少5个,即每种人格特质里的关键词中至少1个,此处参考下图的关键词。其中,人格特质内外两圈的关键词分别对应上文表格的级别。针对对不同的人格特质的提炼,标签的关键词可以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46942/8cfa563ce894441b.png)
然而此处要注意,用户可能会避开明显带有消极情绪的关键词,如无序、不可靠等。在这里,则需要用其他中性词替换,以免引起他们不愉悦的感受和逃避心理。
4.通过算法进行用户性格特质的解析。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本篇优化建议仅提供一个方向,因而在此处不做深入。具体可参考N多硕士科研论文等方面的资料,或友盟+团队自主开发。
如何根据用户人格特质,通过行为设计提高转化率
各类产品经理社区里已有大量关于透过行为设计去提升转换率的攻略,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而针对不同的人格特质,可以采用一些更加精准的引导操作等的方法,引导用户按照我们的期望操作。
用户行为主要受三部分的影响:动机/意愿、能力和触发。下面针对NEU神经质级别的人格特质的用户群体举例子说明:
NEU神经质级别的用户情绪化,易受外界刺激和影响。如果这种类型的用户没有动机或意愿,也不宜采取较为激烈的行为引导方法,如:电话/短信轰炸、洗脑的电梯广告等,以免引起他们的极端厌烦心理,从此失去这块土地。
当NEU神经质用户有动机又有能力时,针对他们情绪较为负面,常自我挫败,自我设限等特征,我们推送一些带有正能量的推送提醒等,起调动他们的情绪的作用,从而引起转化率的提高。
尾声
我非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我知道,我提出的优化建议不够全面和专业,更是迫于技术层面的原因,没法写出一个有效的算法。
但我依旧有强烈信心,相信这份优化建议是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的。
作者:匿名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和友盟+联合举办的“2019「友盟杯」数据分析大赛”中参赛作品,未经作者及平台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部分数据有脱敏处理,非全部真实数据
有关产品测评大赛合作事宜,请联系邮箱:denis@woshipm.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