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他们把这部分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来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来源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才能勤于动脑。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这里说的“懒蚂蚁”不是真的“懒”,它们很容易遭人误会,让人觉得它们没什么用。但是,从上面的研究来看,并非如此。它们有所作为,发挥重要作用。

注意: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