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因为两个字愿意更仔细地阅读本篇,对照释义之后写读之。
喜欢同名歌曲《鸿雁》,每一次听完都是精美的画面展现在脑海中,不由得也就对比较多反差太大。那样一首轻快欢乐的歌曲,今天却遭遇一篇现实主义的诉苦檄文,令人肃然凄然不由得格外不好过。比如,一下子想到另外一个词语——哀鸿遍野。
古时候,平民百姓服劳役本身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再加上“连鳏寡之人也不能幸免”,受害者一定是艰难困苦多多。用天上振翅高飞的大雁,比喻颠沛流离的生活境地付出艰辛的人们,心中忧伤一定是深深地感同身受可怜惋惜的。
“鸿雁聚集沼泽中,更是彰显集体劳作流民队伍壮大”,城墙高筑更是说明工程规模,再对比于集体没有安身立命立锥之地。想必人之常情,服役者一定满是愤愤不平感慨万千,者就是在诉说悲惨命运悲哀之歌。再加上得不到尊重,遭受贵族富户们的嘲笑讥讽,天上地上都是发出一声声的凄苦的共鸣。唱出心中的情绪发泄内心的不满,一定是情不自禁读来感同身受,令人唏嘘不已。
鸿雁,对比我心中的《鸿雁》,不由得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紧迫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