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爱下馆子,随着年龄的增大,感叹生活得不易,对下馆子也有所节制了。
我下馆子的基本原因就是为了图方便,可以省掉洗菜、做饭、洗碗等等事情。
我生活得比较简单,步入中年也开始慢慢地崇尚极简生活,人请我或者是我请人都屈指可数。
昨天爱人的姐姐从另一个县城过来,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家彼此都有半年未见,所以她提议要请大家吃饭。本是入乡随俗,应尽地主之谊的是我们。
姐姐提议请父母、请兄弟、请侄女、请我去CZSTG饭店用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所以任由她请客。
吃饭,有时候不单单是吃饭,吃的是一种情怀。为此,姐姐特地带我们去东北味的地方小聚。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红花、绿花等花布子糊成的墙,这种大花布子颜色艳丽,我小时候在姥姥家有见过,一下子就有一种年代感的感觉。
推开包间,一张几字形的炕映入眼帘,中间是一张大圆桌子,桌子上有两大口铁锅和一个大的搪瓷杯子,大铁锅上盖着一个木制的锅盖,揭开锅盖锅底有一个多孔的衬板,想必是起防糊防焦的作用。
几字型的炕沿上放着花布子做的方垫子,和垫子对应的桌子上各放着一个搪瓷做的盘子和一个小水杯,有抗战时期的味道,也很有东北的味道。
我对孩子说:“这的装修和摆设有点像电视上呈现的东北味,墙上的大花布都是我们小时候盖的被子上的大花布,有新中国的味道。”
孩子笑了笑说:“男厕画的是烟斗,女厕画的是高跟鞋,这有点西方的味道了。旱烟袋和旗袍才是中国的味道。”
我不禁有点失笑,下馆子吃一吃、聚一聚、闹一闹,换个风格,换个心情,吃好喝好开心就好!被我俩这样一对比,好像又有另外一种娱乐的味道了。
一个铁锅炖的是豇豆炖里脊,另一个铁锅则是豆腐炖鮰鱼,锅沿上贴了几个花卷和玉米饼,我不禁感叹道:“有武大郎的烧饼范。”
姐姐笑着说:“武大郎卖的不是烧饼,是炊饼,也就是蒸饼,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馒头。”
“花卷和馒头本就是一家,那就更像了。”
我原本以为武大郎的炊饼是贴在内壁上烙烤出来的。真的是生活文化、历史文化……到处都有讲究,应该做一个有心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