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童俊老师案例总结

童俊老师案例总结

作者: 寻梦的蜜蜂 | 来源:发表于2020-11-16 21:37 被阅读0次

一个2岁半的孩子,母亲从北方到南方工作,和能力强的残疾姥姥生活,半年后被接到南方妈妈身边。父亲也在五岁时,从部队回到家里。孩子长大后成为了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尽管他的成长过程中父爱母爱是相对健全的,但这样的孩子始终在潜意识里有着移民情节。即使他长大后还比较优秀,但从他的交往者的身份和层次来看,他始终有些与环境不那么契合,不那么有归属感的影子。

对于两岁多的孩子来说,无法理解父母离开的因素,他们的脑子里认定的只会是"我不好,妈妈不爱我。"这样的思想也将影响他直到成年之后,也很可能相伴一生。这位来访者,长大后会找到两个女朋友,甚至和更多的女人恋爱,就是基于童年时期母亲离开而被姥姥养育的经历。他的潜意识中给他的声音是"你们为什么不要我,我要更多的妈妈。"这种情况通常是童年生活的补偿。

西方一位健在的精神分析理论大师在他的著作里提到"唐璜情节",指出一些成年男人在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很多情人,是他的思想里如是认知——妈妈,我的身体里有很大的阴茎,足够满足每一个妈妈。如果这位男人没有认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并进行治疗的话,他还将继续游离于两位甚至是两位以上的女性之中。在案例中,来访者在两个女人中游离,因为他是由能力强的妈妈和能力同样强的姥姥相当于 两个妈妈带大的,但又有两次缺失,先缺失妈妈,后到妈妈身边,缺失姥姥的爱。

咨询师提到,来访者虽然对姥姥的评价很高,但是和姥姥的关系包括老家的关系却很淡。

督导老师提出,他为何会产生如此矛盾的感受?那时因为他不根本就不淡,在来访者的记述里姥姥有很多的表述,而且那么好。正常人离开家乡再回去是很亲切的,但他却很平淡,因为他不敢表现出亲切和温暖,他只能平淡。因为有感觉,他就离不开。类似的情感他带到了他的两个女友身上,所以他两个都离不开。他早年他的妈妈家他想要,他的姥姥家他也想要。

一个移民移到另一个土地上去以后,这两块土地他也是都想要的,这是正常人的情感。

至于来访者描述父亲踹自己一脚,结果从背上踹却肚子痛。他解释为父亲放弃了东北的公务员,到南方成为了打工者,儿子却带头在外面打架,是内心的失落。其实这是出于父亲对孩子的嫉妒,是一种无意识的情感。孩子长大了,已经成人了,父母在把他们矮化——这就是父母的嫉妒,是父母对自己衰老的恐惧,对丧失了对孩子主导权的反抗。无意识的。

青春期中,父母和孩子的征战中,父母不要总是胜利。在孩子小时,父母是完美的,但孩子成长后,发现父母并不是那么完美,父母就被矮化了。父母衰老,孩子成长,父母从中年步入老年,孩子进去青春期,这种自然的生理交替,使心理也发生着变化。父母和孩子扳手腕总是赢,其实也可以输几次,这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成长。父母错了给孩子认错,是给孩子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你输得起,虽败犹荣。孩子走进社会时到处都是坑,到处都可能遇见挫败。大人的道歉可以教给孩子面对挫败的勇气和态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俊老师案例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tt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