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继续,阅读不停,六哥领读仍在前行,让银装素裹的早晨迎来了别样温暖。今天领读内容是《好好学习》第二章前两节,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和学习临界知识时的两种心态。
今天的读书笔记想换种写法,先将主要知识归纳如下:
关键词解释
记忆宫殿法:构想一个熟悉的场景(旧知),把需要的记忆事情(新知)放到已经熟悉的场景中联想记忆。
绿灯思维:换句话称为开放心智,用更具体的语言表述为: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多考虑新观点的优点和用途,不要急于否定。
习惯性防卫:当我们感觉到自己观点,尊严可能受到挑战时,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是捍卫自己。究其原因不过是一种被心理学称为“基本归因偏差”的现象作祟,即自身出现问题本能的寻找外应导致。
以慢为快:运用二八法则,花大力气打通知识阻塞,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比如掌握临界知识。
读书后启发
翻看这两天读书笔记,内容大多为知识点罗列,很少加入个人反馈。但当看到放慢速度,让读书事半功倍时成甲老师提到一个观点——花时间做读书笔记,不仅要摘记名言,更要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于是决定增加这个部分。
1,学新旧知识联系及放慢速度事半功倍后启发
在仔细对“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进行理解时,突然想到六哥这两天在群里分享的两篇优秀作业,无一例外都详细的描述了阅读后结合自身的经历的所思所想,例如壹拾壹所写的跟彭小六读书 ——成甲《好好学习》第二日中结合自己最近在做的项目对执行能力,专业能力和结构能力成功分类,并非像大多数小伙伴只是将书中内容进行复述。我想这才是六哥推荐优秀作业的真正原因吧,结合自身经验(旧知)学习新知识,完成升级后的读书方法——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
2,绿灯思维启发
当读到“习惯性防卫”时,首先出现在脑海是前几天和同事发生的一次不愉快。由于项目需求更新,需对之前所做功能重构,当同事拿着需求文档对比现在功能发出“这是什么呀,明显不符合需求”时。一向好脾气的我当场发飙,“你说是啥东西?那是我们组加班好几周搞出来的东西,项目需求更新我们改就好了,说什么P话。”每每回忆此事都会再次感受当天凝结的尴尬。
读完此章终于知道问题所在,原来这是“习惯性防卫”的锅。现在想来当时生气的点无非是同事一句话将我们的辛苦否定,然而当时的我尚未懂得“我们的成果”并不等于“我们本人”,同事的意思也只是表达当前的成果还有提升的空间,并非否定我们的努力。这样想来还是自己心智不够成熟,吓得我赶紧准备好明天的道歉礼物。
作业
今天六哥留的作业是:写下自己对精读和快速阅读的观点。
结合昨天阅读“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成甲老师说的近30年的知识竞争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以量取胜,接着以速度取胜,而发展到现在是以知识深度取胜。老师说2000年以后由于互联网时代来临,使得速度优势极大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发掘知识的深度成了大潮流。
发掘知识深度必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就意味着精读的必要性,而追求速度则只需快速阅读,那么是不是老师言下之意是速度优势已经瓦解而精读的时代即将来临?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在今天有了答案,在以慢为快那节老师说“我现在不追求读完书了,为什么要读完?”。是啊,当我们获取知识时,为什么要完完整整的读完一本书呢?我们只需找出自己欠缺的部分去深入了解,运用精读不就行了。
至于如何找出自己欠缺的知识便涉及到快速阅读,只有快速的掌握一本书想要表述的关键知识点才能明确是否需要深入学习,注定快速阅读筛选知识的能力将永远不会过时。
在我看来精读和快速阅读溯本同源,只是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体现出来的不同表现方式,所以现阶段这两种功力都需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