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交流群写作组青春
为什么你离开学校后,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为什么你离开学校后,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作者: 1212秋刀鱼 | 来源:发表于2017-06-04 14:56 被阅读788次
图片来自网络

文/1212秋刀鱼

这两天我在琢磨,为什么许多事情我们总是过后才看明白?我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是当初我怎么样怎么样,就好了。

就像读书时,大人们经常叮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可是无论家长和老师们如何苦口婆心,我们很多人就是不听。

直到后来我们离开学校参加工作,才明白原来老师是正确的,可我当时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障碍,这种知知、知行的不统一呢?

我的反思,主要有两点:认知的局限和空间的局限。

一、认知的局限

工作以后,因为要用到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我们才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相反,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只是学知识而没有用知识,很少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压根就不明白知识的重要性,自然就少了追求知识的动力。

你看,正因为我们在读书时和工作后对学习的认知不一样,才造成了看法和行为的不一样。

多年以后,每当回忆起年轻时候我们的不少举动和行为时,我们总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狠狠地骂自己:当初我怎么就那么幼稚呢。其实,这不能怪你,只要你的认知跟不上,就是现在把你放回去再重活一次,结局依然是一样的。

还比如,你想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就一遍一遍地同他讲,这是为你好,这是为了防止病从口入等许多道理,可孩子偏偏就不去做,于是你很愤怒,就摆家长权威,逼迫孩子去做。

其实大可不必,你要明白,孩子们不去做的真正原因是认知没有跟上,当然就不会触发行动了。你的做法应该是引导,从他最熟悉的事物着手,以此为切入点,模拟演绎不讲卫生的害处和讲卫生的好处,等他认知升级了,不用你说,他自然就会做好。

二、空间的局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一个特定的物理空间内,不摆脱所处的空间,也是看不明白的。就像井中的青蛙,只有离开那口井,跳到井外,才会知道坐井观天是多么地可笑。

再比如,你欲弄明白光的折射原理,想仔细观察观察水杯中的铅笔,如果你的眼睛也在水中,显然是观察不到折射的,只有把目光从水中抽离出来,站在水杯外观察,你才能看清光的折射。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没有跳出学校的空间,对学习的重要性自然看不明白,只有真正离开校门,才会深刻体会到学习的可贵与重要。

我们常说,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为什么会这么难呢?因为你没有摆脱自身,没有跳出你自身这个实体,不分开就无从下手,自己打自己,怎么可能战胜呢。

怎样才能摆脱这种限制,达到知知、知行统一呢?

一是迭代认知,摆脱认知的局限

要像升级电脑软件一样,不断升级你的认知。只有认知达到一定高度,才能把当下你的思想和行为解放出来,才能知行一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升级认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读书,比如反思,比如向别人学习。

人的一生就是无知与觉醒之间的一场战斗,人与人身体上的差别只是“量”的差别,认知上的差别才是“质”的差别,根本的差别。

在流通性通畅的现代社会,认知是区分财富、区分阶层的最致命武器。                                                                                                                                                                                         表面上看,诺基亚是败给了苹果、三星,从根本上说,诺基亚是败给了认知,在传统硬件手机称霸的年代,诺基亚从不认为手机的智能化是发展方向。

同样,柯达也不是败给了佳能、尼康,也是败给了认知。柯达过分迷恋胶卷带来的利润,对数码摄影技术认知不到位。尽管,柯达首先发明了数码相机,他原本比其他所有厂商都更有优势来发展这一领域。  

傅盛说,为什么鸦片战争大清输的那么惨,简单地讲,就是一群怀揣现代物理学认知的人,打败了另一群信奉四书五经的人。

要送火箭上天,必须突破地心引力,要突破认知,必须不断升级迭代。

认知,决定了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上限。

二是旁观者思维,摆脱空间的局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什么旁观者才能清呢,因为旁观者不在局中,他摆脱了原来的空间,哪怕是虚拟的摆脱,一样会给你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假如你现在要做一件事,你很想把它做好,但又不知道方向在哪里,方法是什么。那么这时候,你就应该应用旁观者思维,如果这件事让谁谁谁(老司机)来做,TA(旁观者)会怎么做呢,TA可有什么独特的想法和做法,想明白了,方法就出来了。

比如,我要写一篇接地气有感染力的领导讲话稿。拿到题目,我首先会想,这类讲话稿,谁写的最好呢,如果由他来执笔,他会怎么构思,怎么写呢?

以主席为例,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文章结构上,他应该会用三段论,即分析形势、布置任务和工作方法。在语言风格上,他应该会大量用白话、短语、类比,简单明白,便于传播。在文字上,他肯定力求简洁,平铺直叙,绝不拖沓。

想明白了,直接拿来用就是了。

还有一种绝妙的方法,叫自我观察。

关于智慧的话,我最喜欢的一句是:我是什么?我是我的观察者。

做自己的观察者是摆脱空间束缚的不二法门。当我们做事的时候,要从旁观者的角度,做自己的观察者,不断的观察自己,反问自己,这么做对不对,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比如,当你和同学和家人激烈争吵的时候,脾气一旦上来,很可能情绪失控,酿成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时候,如果你知道自己是自己的观察者,启动自我观察,你就会瞬间明白,这算什么事啊,压根就用不着发这么大脾气嘛。意识到自己生气了,自己就不生气了。

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你离开学校后,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文/1212秋刀鱼 这两天我在琢磨,为什么许多事情我们总是过后才看明白?我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是当初我怎...

  • 庸人日记(27)

    当你要离开的时候,我笑了,“水能离开岸么?” 你离开后,我才明白:“失去了你,我还是岸么?” 唉,为什么失去后我才...

  • 学习本质

    小宝学习天性,才明白反复重要性。

  • 自我学习,有多重要?

    渐渐长大,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进入大学才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差...

  • 很多道理后来才明白

    长大后才明白 独自前往远方学习、工作,才读懂家乡的亲人朋友对你的爱意和叮咛。 长大后,才明白 世俗的规矩/条框/标...

  • [二阶Day9-郭海霞]联机学习的妙处

    看了古典老师的“联机学习”才真正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以前学习就是自己拿本书先看一章,后再做这一章有关的习题,通...

  • 【1228读书清单】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4

    01为什么进入社会后,学什么都学不明白 出了学校之后,我们已经忘记了什么是学习,并且认为学习是在学校才应该干的事。...

  • 你已离开,我才明白

    “人生如三千年顽石,一千年在海底,一千年在岸边。还有一千年,在潮汐之间。” 这句话是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写在自己QQ...

  • 我是如何开始读书的! (附心得)

    在我21岁,活了21年后,上了14年的学,离开了学校后: 我才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 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上完大...

  • 离开职场太久,一切仿佛“前世”

    以前,总有人劝我,别离开职场太久。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知道:离开太久,以往的工作与你,便是“前世”。 最近,...

网友评论

  • 894ae91e6242:人的一生就是无知与觉醒之间的一场战斗,人与人身体上的差别只是“量”的差别,认知上的差别才是“质”的差别,根本的差别。

    在流通性通畅的现代社会,认知是区分财富、区分阶层的最致命武器。说得太好了
    739d537fe2d5:@爱美丽财富生活 无知,觉醒,还有坚持行动
  • b27352e61cf5:的确如此

本文标题:为什么你离开学校后,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wv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