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欧美剧欧美剧专题首页推荐
【剧评】以美反战、以真反战、以我反战——《希特勒的男孩》+《我们

【剧评】以美反战、以真反战、以我反战——《希特勒的男孩》+《我们

作者: 池塘鲤 | 来源:发表于2017-10-28 22:16 被阅读133次

    【剧评】以美反战、以真反战、以我反战

    文 / 池塘鲤

    一个小套餐:电影《希特勒的男孩》+电视剧《我们的父辈》+游戏《这是我的战争》


    最近掉了一个反战游戏(波兰游戏《这是我的战争》)的坑,而偶然重看《Napola(中译名:希特勒的男孩)》又掉了德国演员汤姆·希林的坑,于是忍不住把希林演出的另一部德国二战经典剧《我们的父辈》又复习了一遍。鉴于每天被父母看的抗日剧日翻,串了一个反战题材的小套餐,看别人家的电影、电视剧和游戏,是如何诠释“战争”这个词的。

    总结了一下,就是:以美反战,以真反战,以我反战。


    少年之殇,美之殇——德国电影《希特勒的男孩(Napola)》2004

    《希特勒的男孩》海报

    有个说法是每个英国演员都至少演过一次基佬,而每个德国演员都至少演过一次纳粹。纳粹军装纯从审美来说简直是制服中的碾压性武器,而德语之美从十几年前看《柏林苍穹下》中吟诵的诗歌便已沦陷,更别提德语歌有多好听了。影视作品中的德国男人给我感觉总是很方很硬很冷漠,大多都能和“帅”、“酷”、“无趣”联系起来,很少有“美”这种感觉。但是,汤姆·希林在《希特勒的男孩(Napola)》中作为男二的Albrecht肯定是个异数,从来不曾想德国人美起来会这么不可方物。

    当然,这是在多年后的重看时,突然被击中的美。观影的时间点真是个重要的东西,第一次看《希特勒的男孩》大概在十多年前作为当时的获奖新片看的,只留下了残酷教育,漂亮制服,以及一个沉湖少年死得很美的印象。也许因为电影表现手法的唯美纯良,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味淡,虽被感动却未被刺激到,所以记忆并不深刻。

    但是这些年在影视剧的重口、变态、低俗、猎奇、黄暴大潮流中被“刺激”得恶心乏力感觉迟钝之后,突然回到十几年前一部纳粹背景中的校园成长剧的世界,就像终于回想起我们曾经饮过的清泉味道,突然间的甘冽入心。

    “希特勒的男孩”这个译名有意无意地带着几分暧昧,和原名简单明了的《Napola》(纳粹精英学校名)多了意译的诱惑,就像当年的《Waterloo Bridge滑铁卢桥》被翻译成《魂断蓝桥》。当然,《魂断蓝桥》这个译名成就了一代经典,《希特勒的男孩》很可能只是乱入了一票腐女(笑)。

    故事的确描写了两个性格气质迥异的男孩之间的情谊,但那关乎的是成长和纯白的赤子情怀,由于它极其冰冷残酷的背景时代设置,这注定是一部严肃命题的正剧。

    年轻的导演,年轻的演员,每个人都能想起的中学时代。Napola集中了年轻的精英们,他们被寄予厚望,甚至被赋予一个帝国的重担。这里十七岁的男主Friedrich来自工人家庭,有天赋的拳击选手,还长着最纯正德国血统审美的面孔。他几乎可以完全代表“早上八九点的太阳”,美得耀眼。甚至一入学就成为同宿舍孩子炫耀的资本。而乘着夜色入校的Albrecht却是有着纤细身材,黑色头发和精致脸孔的忧郁少年。用一个比喻,就像月光生出的精灵,晶莹冷清。

    Friedrich的目标是毕业后成为社会栋梁,改变自身阶层命运。Albrecht的未来却早已被纳粹高官的父亲规划制定,他就是那个“比赛还未开始就已经被颁发奖牌”的人,只需要顺从规则接受安排。而他们同寝的同学们,学长学弟们,也都有着各自的问题。习惯于欺压霸凌的学长被送上了溃败中的战场,因尿床毛病生活在耻辱中的少年舍身救护了同一战壕的同学们的生命。

    Friedrich想得很少,所以他会直接给逃跑的教官一拳,他的伤都在明面上,而Albrecht敏感多虑,他的伤总在看不见的地方。看着十八岁的学长们出征,他说“我害怕。”因为十八岁的死光了就该十七岁的上战场。看着夜间任务中配发的弹药,他会问“用实弹?”他一直在质疑父亲给他准备好的世界,直到少年们被教唆枪杀俘虏小孩后他把所有质疑变成了质问。他看起来温和沉默,却是最先理解了成人世界,并且执意不与之为伍的一个。我想Albrecht的自溺也许只是发现了冰面之下的死亡比冰上的世界更温暖平静。他对哭泣呐喊的Friedrich摇着头——别救我,救你自己。

    从小就背过节选删节版的《少年中国说》,那是篇歌颂少年之力的文章,但不管从那时还是到这时,我都觉得这更像舞台上煽呼孩子的大人的演说稿,换个说法,把希特勒将少年少女煽呼进军队的讲演稿翻译一下,没准同腔同调。

    少年并不有力,世界永远在成人手里,少年也并不总代表希望,他们的失望比成人的失望更加致命,少年并不自由,他们被束缚的原因远比成人更多。少年会无知,会冲动,会脆弱,会犯错。成人羡慕歌颂的“少年”只是他们臆想中错过的完美答案,而有关生命和生活,真正年青着的总是会选择“错误”示范,因为十六七岁时,还有很多东西比生命重要——面对父权和极权,Albrecht选择了长眠湖底,不要墓碑和讣告,不要成人的世界。Friedrich选择了放下拳头,放下胜利和前程,不再和丢失了Albrecht的世界和解,在茫茫风雪中掉头离开。

    在这里,反战的力量是唯美和脆弱,用那些在战争阴霾中再未盛开的花朵。一直喜欢一句话:他们来到了这个世界,看了看,然后走了。

    2016-11-20/21:24

    《希特勒的男孩》截图

    文青之死,智之死——德国电视剧《我们的父辈》2013

    《我们的父辈》海报

    《我们的父辈》讲述了二战中五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的故事,他们展示了那一代德国青年的命运:一对兄弟上了战场,一个歌手完成梦想,一个护士救死扶伤,一个犹太人他乡逃亡。电视剧庞大恢弘,只说一下我对汤姆·希林饰演的弟弟——弗里德汉姆,这个形象的看法。

    如果阿尔布莱特没有选择自戕,他的另一个结局也许就是《我们的父辈》里的弗里德汉姆了。《希特勒的男孩》从侧面反战,《我们的父辈》却是直面战争,正视史实的反思作品。不得不说,汤姆·希林串起的这两个同背景中的文少文青,仿佛前传后篇的人物,带着相同的特质,神奇地串起了一份死谏反战的宿命轮回。

    弗里德汉姆从消极厌战到杀人不眨眼,心如死灰的前文学青年用最后的悲悯为元首的狂热少年们上演了殉国止战,让我想到了中国抗战中军人最悲壮的宿命,“我存国亡,我死国存。”这是不一样的赴死,却有着同样必须的意义——我们保住了国家,弗里德汉姆保住了国家的孩子。

    “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从军的第一天,喜欢兰波和荣格的文青弟弟就已经做此断言。前期的弗里德汉姆不开枪,不请战,唱反调,说风凉话,用熟练的外语对占领区帮忙洗衣的民妇递上罐头并道谢……他用所有的消极和格格不入对抗着战争会带来的冷酷麻木,他肆无忌惮丢着他队长哥哥的脸,他尖酸刻薄讽刺着队友对战争的热情,他被同寝的战友暴揍进战地医院……他保存个性和良知的行为那么可笑又无力。

    知识分子的天真让他习惯于在众人发烧的脑门上浇冷水,但在群体意识中,个人的反抗不过像火堆中弹出的一点火星,很快湮灭。

    弗里德汉姆并不是突然死亡的,他用了四年时间一点点的死去。当他提出用当地人走在队伍前面充当扫雷机器时,他就开始死去,作为感知力敏锐的思考者,他很清楚那一刻他完成了知识分子向士兵的转变。从此后他一点点看着“个人意志”死在“集体利益”中,他一步步走进血沼泽,看着苍蝇成为战争最后的赢家。

    《我们的父辈》最震撼人的力量来自于真,详尽史实,原型人物,不开脱不美化的客观态度。反战是反思,反思是需要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剖心沥血,用文字、用影像告诉想象力不怎么丰富的和平时代的人们,战争将会如何的恶毒,如何的疯狂。我最爱的国产抗战剧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不论它有怎样的瑕疵和缺陷,只因为他有战争的质感。他同样用了一个文青的视角看着民族最深重的苦难,因为只有一个不断思考一直内审的人,才知道战争对人性的真正摧残,才知道战争中没有大豪情,只有大悲情。

    知识分子经常在“生死”面前被庸人们讽刺,选择自保的是“虚伪”,选择赴死的是“迂腐”,但事实上,在战争中他们总是会比别人多死一些东西,那些看不见的坚持不了的无处找回的东西,才是人类最根源的悲剧。而“知识分子”+“青年”的文化青年,他们的死,是生命和未来的双重死亡,是智之死,文明之死。

    2016-12-05/23:26

    《我们的父辈》截图

    平民之痛,人之痛——波兰独立游戏《这是我的战争》2014

    《这是我的战争》

    从来没有为游戏写过只言片语,不是值不值得写,而是我很少玩游戏。我已经有了足够多的事来浪费时间,真的不想再加上“游戏”这一条。

    在老妹的推荐下开始玩《This War of Mine》这款战争生存游戏,对于最多打打僵尸,玩玩开罗游戏和数独等小游戏的非游戏感染人群来说,初入这个游戏简直让人如堕地狱,这简直就是对有强迫症、选择障碍、数盲、路痴的好人赤裸裸的歧视和打击。

    提起“波兰”和“战争”,我想大多数人会联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闪电战”,作为被侵略时间最长的二战受害国,我一点都不意外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只有真正体会到平民之痛,才能体会到人性之痛。

    游戏取材于“萨拉热窝围城战”,匮乏和恐惧,是这个游戏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而在战争中,作为平民,这恐怕也正是最核心的体验。十二位基础人物,他们有记者,有球员,有厨师,有教授,有律师,有工匠,还有小偷,有逃兵……玩家的任务就是在破败的大屋子里,在日与夜的交替中,拾荒,建造,交易,偷窃,杀人……带着他们度过战争。

    没有玩过同类型的游戏,但是不得不说这真是个受虐游戏,一旦你爱你的人物,战争中的所有忧惧贫病便同时交付给了你。饿了要吃饭,累了要睡觉,冷了要烤火,晚上会有强盗袭击避难所,外出拾荒会遇上抢资源的、打你的、甚至杀你的人,家里人状态不好会打架、出走、甚至自杀……于是最初玩的一周多时间,我几乎每次都在放弃边缘打开游戏,不是因为游戏难度,而是因为郁闷指数。

    看我满脸黑线地玩着这款游戏的表妹问,怎样算赢,我说没有输赢,活到战争结束就算通关。然后她说有什么意思?然后我无法回答。是的,不比谁用时短,不比谁挣得多,不比杀退敌人,不是打怪,不是建城,不是寻宝,不是枪战,甚至都不是救公主,这游戏到底在玩什么?

    所有人物的照片都是用的真人(后来知道都是制作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亲朋好友,这帮哥们真的是在拼死以“我”反战啊,笑),每个人都带着他(她)们的故事——战争经历,心情故事——在我们共度的日子里一点点说给你听。甚至背景人物也都有着他们的故事:汽修厂守护生病父亲的孝子,半塌别墅坚守的姐妹,贫民窟快饿死的画家,狙击中心为孩子找药被射伤的父亲,军营里的残酷家书,寂静小屋里怀缅往事的老夫妇,教堂里庇护难民的神父,医院里坚守的医护人员,上门讨药讨食物的孩子,请你帮助的邻居,帮助你的邻居,让你出卖邻居的军人……我终于知道,这个游戏玩的就是共情,就是战争环境中的一个个体验故事。

    似乎所有新人的困境都在敢杀人、会杀人之后豁然开朗,游戏没有设置道德限制,就像在真实的战争中,道德同样像物资一样,是深度缺乏的东西。但是游戏设定了结局,设定了人物个性和情绪,所有做的事都能引出情绪,最后到达不一样的结局。它不限制你杀人,甚至滥杀,但是结局你会在战后死于毒品,死于斗殴,你会永远找不回你的亲人爱人,永远得不到心灵平静。

    它让你玩游戏,然后让你看到在极端环境中的自己会如何疯狂,如何自私。在这十二个平民中,逃兵罗曼似乎曾被人质疑有悖游戏宣传语“在战争中,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士兵”这个主题,因为罗曼的军人背景,他成为大多数新手用来破戒杀人的首选。是的,这个人物背包小脾气坏,拾荒捡不了多少,状态不好打队友,完全是个争议人物。但是,恰恰是这个人物让我爱上这个游戏,先撇开罗曼很帅这个花痴动机,作为最有战斗力的小哥,他的自白中有一句“我是个战士,不是屠夫”,他质疑战争,他离开军队,其他平民们都是被迫承受战争而诅咒战争,只有他经历年少理想的破灭后,主动脱离战争,反对战争。在我看来,这个人物恰恰是游戏的“戏核”,最能战斗的人,却是你最不应用来滥杀的人。

    两个多月,玩通了十二组剧本,不偷不抢,只杀该杀的匪徒和士兵,全完美结局。我想我是没胆体会队友饿死、冻死、崩溃、出走、自杀这些设计了,作为手残派代表,现在杀人依然会出状况,会心脏咚咚跳,无双滴罗曼在我手里也只是一个酷帅滴手残二货,但是没关系,我就喜欢这样无聊滴玩这个游戏,看着他们说着套路中的话,尽全力让他们开心活到战争结束,告诉我生活会继续,他们会好好的。

    《这是我的战争》截图

    最后,附:

    如果列一张愿望清单,我最想看的抗战剧是:空战史上第一人,架机撞向日战机的二十二岁飞行员陈怀民的故事;走过野人山,写下《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的战场诗人穆旦的故事;清华毕业,所率部队歼灭日军最多的玫瑰将军孙立人的故事。

    这些真实的偶像级人物从未出现在国内影视剧中,他们却是真正关于战争中的理想、悲悯、沧桑。

    2016-12-06/19:11

    Pool于成都

    (图片来自网络和截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剧评】以美反战、以真反战、以我反战——《希特勒的男孩》+《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zs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