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说这些年最能激励我慢慢变好的是什么样的感情,那就非亲情莫属了。从我记事以来,我的亲人各自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帮助我成长,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我的家人都比较内敛,从不言语上说想我,或者说爱我,但言行举止中都已经表明。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我爸陪我去报名,有个男同学路过的时候,很大方地叫了一声我的名字,我有点不好意思,就没说话,我爸就说我,人家跟我打招呼要回应一下,要有礼貌。
自此别人问候我,都会积极回应,尽管还是有些胆怯。我爸在很多方面对我的正面影响都很大,有时候是一些细节,有时候是一些自己做主的大方向。
最能包容我的就是我妈和我奶奶。随着我年岁的增长,需要经历的越来越多,也就不得不接触更多的人,每次遭遇挫折,或者偶尔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时,才意识到家人对我的宽容和耐心教导是多么可贵。
和亲人经历的事越多,感情积攒得就越深,爱不爱都不用说,因为心里有数。
也因为心里有家人,即使一个人生活也会觉得内心充盈,有事可做,有梦可追。
在爸妈的年代里,因为时代的局限,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没能往自己当初想要发展的方向走下去,在为人父母后,早已经放弃了当初的理想,为了子女做踏踏实实的规划。
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经济独立,带着父母跟上这个时代,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2.
6月6号,《最好的我们》上映,很多人看了之后都感怀落泪,不仅是因为这是80、90后的集体记忆,更多的是追忆那段努力成长蜕变的青春。
高中时代的我们,还有我们的那些友情,大多表现得含蓄。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心里却想了很多很多。总是有那么一个朋友,激励着自己不断地加快变好的步伐,以期与之同步。
在这过程中,隐秘而艰难,为不得要领苦恼不已,为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感到欣喜。
“那时的你是最好的你,后来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我追也追不上的青春。”耿耿为了追赶上余淮的步伐,努力让自己变优秀,为的就是能够达到对方那样的高度。
我高中时代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朋友,每次考试都位列前几名。为了与她同步,我总是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各自都在“偷偷变强”。
现在很怀念那些奋起直追的日子,和那些陪伴自己变好的友情。
因为有不同的追求和人生规划,我们各自将会遇见更多人,结识更多朋友,但真正的朋友,往往就两三个。
有句话说:“朋友,是自己挑选的家人。”因此,当你决定与一个朋友深交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这段友情是否合适,将来是一起奋发进取,还是互拖后腿、出事就互相指责。
3.
有些人对爱情寄予过高的期望,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原生家庭关爱不够,需要从恋人那里得到补偿。这样的感情往往难以平衡,一方索取过多,另一方就必然付出更多。
诚然,所谓的爱情固然令人身心愉悦,如果不是双方都有心维护、用心经营,那么,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变质。
索取较多的一方会接受得越来越心安理得,也会越来越认为对方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心态只会慢慢消耗,直至终结彼此的感情。
能够维持健康长久的感情,大多是因为双方旗鼓相当,彼此欣赏,各自成长,互相爱慕。
当初能够在一起也恰恰是因为那些美好品质的吸引,怎么能走着走着就恃宠而骄了呢?
长久的感情大多是双方势均力敌,或者能力相差不大,彼此成就。
像同为建筑学贡献一生的林徽因和梁思成,文学造诣颇高的杨绛和钱钟书等。灵魂相近,志趣相投,惺惺相惜。
好的爱情,同样带有成长属性,哪怕到了七八十的年纪,还可以一起尝试新鲜事物,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段认真负责的感情,是不会让人敢于太过松懈的,当对方在进步时,自己再原地踏步,也会离对方越来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