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图片来源网络人生的道路永远都不是平坦顺意的,当面对窘境,当从高点跌入低点时,你是选择怨天尤人还是天道酬勤?
我喜欢读史,读史能明智,能静心。在那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时光带走了馨香,岁月沉淀了辉煌。
她,在逆境中重生,在破茧而出中蜕变;她,逆流而上,在风云变幻中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
她便是上官婉儿,高宗宰相、太子中舍人上官仪之孙女。西汉世袭安阳侯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孙三代的后裔,高祖父上官贤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时任江都宫福监。
上官仪从贞观二十二年的起居郎至高宗龙朔二年累迁为银青光禄大夫、西台侍郎、同东西台、弘文馆学士。
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上官仪著有文集三十卷、《投壶经》一卷,曾参与编修《晋书》、《芳林要览》。
上官仪才华横溢,对皇家忠心耿耿。他在朝堂上无与伦比的荣耀和煊赫,全来自于帝王的信任。
也因为上官仪对帝王的忠心,在面临李唐政权即将被武则天替代的险境时,李治与上官仪经过一番密谈后,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同时被杀的还有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上官家的辉煌与荣耀,也在上官仪对李治忠心拟诏书伐武的那一刻结束了。
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为奴。在掖廷的女子一生也只能守着这暗无天日的永巷,美好的人生也在这里随岁月一同老去,这世间的繁华与落寞也再与她们无关了。
如果不出意外,也许上官婉儿也将会在这幽暗的掖廷终结一生。但是她是幸运的,她有一位明智的母亲。
在掖廷为奴期间,其母郑氏并没有因为上官家的落魄而失去心志。她精心培养年幼的女儿,教导上官婉儿诗书文史,而上官婉儿也刻苦努力,不负母亲的良苦用心。永巷暗淡无光的生活,丝毫没有妨碍上官婉儿成为一位熟读诗书,吟诗着文,明达吏事,聪敏异常的才女。
她的才华,她的出众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仪凤二年(677年),已掌权的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
郑氏在上官婉儿面前巧妙地隐瞒了上官一族兴衰荣辱的始末,因此,当上官婉儿见到武则天的那一刻时,她便在心里暗下决定,要脱离永巷的晦暗,打开通往她祖辈权倾天下的大门。
武则天当场出题考较,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封为才人。
她终于离开了灰暗的永巷,在牡丹飘香的大唐,在和风煦日的季节将自己尽情绽放。
她懂政治,知利弊,游刃于大唐的最高权力之中。她亲眼见证了武则天励精图治,将高宗弃置不顾的大唐治理得井井有条,也充分体会到了武则天巾帼不让须眉,她内心感到有无穷的力量,也因自己能辅佐这样的君主而豪情满满。
从掖廷走出的她深知权利的重要性,深知唯有权利才能保全自己的一生。她开始膜拜权利,同时也享受权利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
她以自己锋利的笔锋和超群的智谋,为武则天肃清了通往皇帝道路上的阻碍,哪怕这个阻碍是自己心中的挚爱,她也可抛弃。因为在权利的面前,心中那点情爱又算什么呢?
天授元年,武则天正式成为女皇,上官婉儿则成为了武则天身边的最得力助手。
李贤是武则天通向帝王之路的阻碍,上官婉儿却在武则天的示意下,直指时为太子的李贤私藏兵器意图谋反。她挚爱过李贤,但在此时,她心中已然忘却了爱。她的一纸诏书不仅斩断了李贤的政治生涯,也斩断了李贤年轻的生命。
李贤被母武则天贬为庶人,流放巴州,途经木门时(今四川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曾与木门寺内方丈在石上晒经,巨石上刻有佛像七百余尊,称为“晒经石”,他写下“明允受谪庶巴州,身携大云梁潮洪,晒经古刹顺母意,堪叹神龙云不逢。”的诗句,为自己的人生感到惋惜。不久,李贤遇害。
后来,上官婉儿去巴州看望李贤,行至此地,闻李贤被害,颤抖的双手摩挲着留下李贤指痕的晒经石,在石上修建亭子,并题写《由巴南赴静州》一诗于亭上,以此怀念李贤:“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
面对心爱之人的离去,她又怎能不伤心难过?她不是不爱他,他如一汪清泉在她心中静静流淌,更似一抹阳光,照亮她少女时期最魅丽的梦。
可是,权利的倾轧容不得她的儿女情长,她最为纯洁的情爱如同残阳余晖,虽美,却短暂。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