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个写作者来说,写作中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个人觉得,在写作中的成长主要有三点,首先是视野的拓展,其次是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他人上得到了提升,最后是在见识上有了较为大的提高。
先来看一下在写作的过程中视野是如何拓展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创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提炼出来的。也可以说,让一个人拥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就是写作,在诸多的想象中,把想象转换成文字,并且构造出来的是另一个与现实相似的平行世界。
通过自己写作的过程,让我认识到现在能够看到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创作者平时积累的结果。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提出质疑,不是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吗?很多的文章不是都有相似之处吗?哪里有那么多的原创作品,更多的是在用偷梁换柱的方式,对一些作品进行修改的作品。
这样说也没有错,有一本书名《千面英雄》的书,这本书中的作者,通过研究中西方小说的特点,发现了在诸多书中对英雄的塑造如出一辙,任何一部作品中的英雄几乎都是有着相似的经历。即使如此,那些描述英雄故事的作品仍然受到人们的追逐。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便是相同的故事情节,在不同的人眼中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由于解读方式的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欣赏群体,由此带来的作品风格的不同。也可以说,是读者与作品的互动产生了作者进一步的创作灵感,这些创作灵感进一步的塑造了作品的风格。
作者在构造作品内容的过程中,都会在那些文字的梳理中游历一番。不止如此,还会在塑造内容的时候把自己的性格内化到作品中的人物身上,由此让生命永驻在作品中。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优秀的作品所具有的价值不是用金钱衡量的,而是由其所创造出来的影响决定的。
那些优秀作品所具有的影响力,可能是连接人类文明的钥匙,人们甚至于可以通过那些作品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乃至于,从作品中寻找到生命的意义。看过弗兰克尔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的很多读者,都从中获得了一种积极的能量,甚至于,有一些失去活下去勇气的人,在看过之后点燃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写作中的成长是缓慢又可持续的,在任何一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都可以从中看到当时的思想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很多时候最初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粗砺的,在经过一番琢磨之后,就像艺术家雕刻艺术品一样,把那些粗糙的部分一一剔除掉,剩下的就是作者看到的完整作品。
之所以会说写作中的成长是缓慢的,因为一部作品的优劣并不是以作者的意志转移,很多的作品是在时间的检验,其价值逐渐的被挖掘出来,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仍然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是读者还是作品的创作者,成长一直在路上。
对于读者来说,读到的作品越多,看到的内容越丰富,鉴赏的能力也会越来越高,对作品的选择也会更趋向于有较高的要求。反过来看那些作者,写出来的作品越多,才更有可能创作出来好的作品,在好的作品基础上产生优秀的作品,这样的成长才更具有可持续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