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二婚。
第一次婚姻,她遭遇了男人的背叛。她原本想试着接受和原谅,但终于还是在各种龌龊事的推动下选择了——成全——就让那个小男人13岁的未婚女嫁给一个拖着孩子的二婚男吧。人们最终会为各自的行为买单,她也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负责。为了走出那个泥潭,29岁,她不惜净身出户。
4年后,她的心被现任暖了过来。
他对她好到让她在33岁的年纪做出疯狂的事——他们月余闪婚。
然而,造物主不会创造完美的东西给你,连人类本身都是半成品,我们遭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完成自己。磨难是刀,用来雕刻;幸运是手,用来抚平。
她遇到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女人——男人搞不定的极品婆婆。
34岁,她身怀六甲,给婆婆跪了。
38岁,她被婆婆赶出家门。忌讳搬家的腊月,她冒雨搬离。
那个曾经对她好到让她以为遇到“大白”的男人,能做的也只有陪她一起搬走而已,搬家的次日一早他就去工作了,留她一个人面对满屋狼藉。
爸爸妈妈心疼坏了——这个姑娘怎么这么命苦!
这是很多人面对刺激的回应方式——归咎于命运。妈妈说,命里只有八颗米,走遍天下不满身。爸爸说,清楚不了糊涂了,糊糊涂涂都了了。
他们都让她认命。
机缘巧合之下,她读了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她决定用这7个习惯改写人生剧本。
习惯一︱积极主动:刺激与回应之间,我们有选择的自由
各种声音让她听不到自己,读书没用吗?努力还错了吗?难道真的要全面叫停,像万千妇女一样活得千篇一律吗?她不要!
她调整心态,直面磨难,独自收拾好了住处。年三十儿男人不敢把她带回家,她说没事,今天你对我做什么我都不怪你,只要能给婆婆顺气。虽然那天她最终还是没被接受……
捱过了大年初一和初二,新冠肺炎疫情已严重到不能出门。如何与这个扎她心的男人朝夕共处?
她不停地问自己:我能为自己的幸福做些什么呢?
这让她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两次婚姻都是因为对方对她好到觉得错过这个人就再也遇不到能对她这么好的人了,都是因为感动,都是因为——他们能为她做什么。如果说幸福如风筝,线攥在别人手里;如果说幸福是房子,地盘是别人的。建立在这个触发点上的婚姻,幸福的决定权,在别人手里。
如果她不曾努力成长,几乎是必然的,她还会走老路。但是事相似,她已不同。她明白了命运并不完全取决于老天爷,再没有选择的事情,她也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她决定为自己的幸福做些什么,但是在做之前,她需要给幸福黄金思维圈的“why”培培土。
习惯二︱以终为始:改写人生剧本,做自己的创造者
不忘初心是好的,“浮生如梦,一堕十劫。要之不离,要之不弃,不离不弃,得见真如。”他微信签名这句话曾深深地打动了她,她以为那是初心。她以为幸福就是有个人对你好,不忘初心就是你要一直对我这么好。然而,婚姻里没有永远的激情,那些婆婆妈妈的事更是几乎耗尽了他们对彼此的期冀。
公公当男人面对她说:给你半年时间改,改不好你们就离婚。男人闷声不吭,而她不知道自己要改什么,爱她的人都不认为她有错,如果有,也只是又嫁错了人而已。给的半年时间过去三个多月的时候,她问男人,是不是再过三个月我还不能让他们满意的话我们就得离婚?男人说:不知道。
种种遭遇,随便换个人可能就离了。如此婚姻,无可留恋。然而,她那么执着于要把婚姻这门功课修好。那并不是执念,而是她的人生目标之一。幸福、圆满,是她想要到达的终点,并不是说幸福一定要跟婚姻有关,她只是不想有缺憾。都道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却少有人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这个年代,放弃很容易,坚持很难。
“以终为始”四个字,让她把对现实失望甚至绝望的眼神收回来,看向想要的终点,那里有光。
不再后悔、责备,不再抱怨、自怜。“我能为我的幸福做些什么?”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从剑拔弩张到卸下盔甲,她听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声音。
习惯三︱要事第一: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家庭的失败,家庭第一
2019年,她听到最扎心的一句话是: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家庭的失败。更扎心的是,在2019年底,她再次失败,再次!
疫情,在她积极主动的基础上,推了她一把,她决定把弥补家庭的失败放在第一位。她停下了正进行着的一些学习计划,用她的剽悍一手把这个租住地变成了温馨的家,她卸下她的剽悍,露出内里的柔软。男人在温柔乡里回心转意,那段被很多人从云淡风轻过到兵荒马乱的闭关,被他们过得琴瑟和鸣。
奇迹发生了,男人开始看书。除了婆媳关系,一直困扰她的还有男人的不上进,但是在那段日子里,男人竟然开始看书了。晚上洗漱后,一家三口并排坐在被窝里看书的画面,将是她关于家的记忆里最美的一帧。
但是,她毕竟是按捺住了内心成长的渴望。为家庭的和睦暂时放下个人成长,更多的是来源于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她深知——这种牺牲本身,并不快乐。
习惯四︱双赢思维:从我的幸福,到我们的幸福
她读过约翰·C麦克斯维尔的《共赢》,她是有双赢思维的,但是如同极简的东西往往造价不菲,这些看似容易的原则、习惯,践行起来最难,尤其如果对方不具备。结合“以终为始”的原则,她尝试给“幸福”升维——把“我的幸福”升级为“我们的幸福”。
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很多时候她很懊恼,自己都不觉得幸福,怎么带给别人幸福呢?她读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读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和他的“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她启动量子隧道,get到瞬间转换思维的技能,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蹉跎、去等,她需要速度。她学习什么叫“无条件的爱”,如何打造“幸福圈”,如何在爱与牺牲之间实现自我和谐。她甚至在读《销售洗脑》的时候也能迁移 “表演时间”的概念,运用于自己的生活。
史蒂芬·柯维说:只学不做等于没学,只知不做也等于未知。“多想无益,只管去做”,这是她经常跟自己说的一句话。
奏效了。她开始重启被自己喊了暂停的读书打卡,家庭关系与个人成长的冲撞,给了她机会审视如何更好地做到产出/产能平衡。她读书的时候,男人和儿子跟她一起读;她打卡的时候,男人给她空间;她上班的时候,男人左手带娃右手做饭。
习惯五︱知彼解己:那一把抓在手里的沙,扬了它
岁月不总静好,她复工以后,男人玩手机玩得很厉害,她内心深恶痛绝着,却用“允许”二字按捺着自己。疫情消磨着男人的耐性,她的允许,让男人变本加厉。
孩子三岁生日那天,爸爸妈妈来给外孙儿庆生,顺便第一次就她被婆家赶出门的事跟男人谈,关着门,没让她听。聊完出来,男人的眼睛看上去红红的。她没能留爸爸妈妈吃饭,因为强势的爷爷奶奶催他们回去的电话已经打了好几遍,娃到底姓婆家的姓,是婆家的根。
那天,她与婆婆和解了。她心下松了一口气,可又隐隐地感到,这事儿还没完。
果然。
那天晚上他们回自己家吃饭,男人手快拆了她给孩子订的生日蛋糕,她随口说了男人不该拆,应该让孩子自己享受拆礼物的乐趣。男人就撂了挑子,本来要做饭的也不做了,坐在沙发上玩起手机。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婆媳关系并不是让她感到不幸福的根源。
男人无学历,她本科。她原本不看重这个,她好像也没有看重别的在别人看来该看重的其他。就朋友的话说,她太佛系了。 当激情渐退,男人最大的优势“对她好”弱下来的时候,问题来了,而且问题首先就反应在沟通上。单方面的努力犹如对墙喊话,只听到自己无力的回声。她走到他面前试图跟男人沟通,但男人投入玩游戏的样子终于激怒了她……
知彼解己?她没有办法理解,男人到底怎么想的?这个杀千刀的闷葫芦!在孩子的生日、她的受难日这天,她用了极端的方式去尝试“理解”。她卸了男人的家门钥匙请他离开,男人的反应扎心了——他竟起身收拾起金银细软……
那么,摊牌吧——你走了就不要再回来,我不会跟你协议离婚,我们法庭见。
手放在门把手上的那一刻,男人站住了。他,留了下来。
仍然没有过多的语言沟通,但是彼此的心意在那一刻都了解了。男人知道她多么不想再经历一次母子分离和离婚,这几乎成了她的软肋。是啊,你看无论发生什么她都没有真正地动过离婚的念头。
朋友跟她说,你还没到最痛的时候。她当时还特别不理解,都被赶出来了,还要怎么痛?!现在她明白了,那终究是外部的影响,真正的痛,来自内部。
对,该干的仗就干,不怕失去才不会失去。达成理解的途径,不止和颜悦色一条。第二天早上,她依旧早起阅读,男人随后起来坐在了她的身边,她的眼泪不可抑制地流了下来,那一刻,她感到一直以来堵着的什么——通了,穿过漫长暗夜之后的曙光,洒进来。
习惯六︱统合综效:像大自然的花草一样生长
他们之间不再拧巴,对于她来说,婚姻不再是不得不的修行,而男人,也从差点失去中顿悟,原来搞不好是会失去的啊。
关系一旦疏通,就很容易达成第三种选择,即比你我各自的方式更好的方式,史蒂芬·柯维称之为——统合综效。生活中那些原本悬而未决的难题迎刃而解,比如疫情期间孩子的日常看护问题、不久之后的入学问题、为帮他实现梦想所产生的贷款问题等等。就在这篇文章出炉的这天,他们大额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
父母自不用说,公婆终究也还是在帮他们的。还有她两小时筹款15万的那些二话不说问卡号多少的朋友们,她陆续连本带息地还上后回复的那句“以后有啥需要随时说”。
柯维说:“生态学很好地解释了自然界的统合综效现象:世间万物都是密切相关的,这些关系可以将创造力最大化。”她没想到自己有这个能量帮男人实现百万级的梦想,她想起自己在2018年一次婆婆恶性辱骂之后写的那段话:
如果说嫁人是女人第二次投胎,嫁得好人家是一种理想,但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有这个好运气。沾不到婚姻的光,是不是可以翻转,让婚姻沾我们的光,让一个家庭因为我们的加入而慢慢不一样。
大自然的花草,不会抱怨脚下扎根的泥土是否肥沃,它们只是兀自开放着,野蛮生长、相互滋养。
习惯七︱不断更新: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
搬家后,从未远离过父母的她渐渐独立起来。
爸爸妈妈把她托付给男人,是想让男人给她幸福。这也是万千爸爸妈妈的想法,然而,幸福从来不是别人给的。
以前,她常吃男人做的现成饭,他也常吐槽她不会做饭,是啊,她连菜场都很少去呢。现在基本都是她做了,虽然仍然笨拙,偶尔可能盐放少了菜做糊了,甚至不小心油溅到手上,孩子会跟爸爸抢着给她上药,给她吹吹说没关系,说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饭。男人常在她做饭的时候站在厨房的门口跟她说点这说点那,她还有点小不习惯,不是三棍子闷不出个屁么,怎么这么多话……
以后的生活,就万事大吉了么?还会不会发生什么,谁知道呢,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更新已使她内心充满了力量面对未知。
怕什么有的没的,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怕什么世事无常,搞定自己,天下太平。
她已准备好开始——人生新一轮的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