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爱,哪来的恨呢?”
可是我觉得它的逆命题有时候也是可以成立的。
“没有恨,哪来的爱?没有讨厌,哪来的喜欢?”
有时候原来越不喜欢的人,越不喜欢品尝的食物,越嗤之以鼻的东西。到后来会越喜欢,越爱不释手。
我认识的好多人中,原来都不喜欢吃香菜,觉得它味道又重又怪。但尝试了几次,便深深地爱上了它这种独有的味道,清新脱俗,有种太阳和白开水冲在一起的味道。每次看到有它当配菜,总忘不了叮嘱阿姨多放点香菜。
好多人原来也讨厌西红柿,觉得它又酸又涩。我曾经以为自己一辈子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吃下西红柿。可是谁曾想,后来的我,每次点菜都要双份西红柿。
我原来不喜欢看书,尤其不喜欢名著,觉得它们味同嚼蜡,我一度觉得,古人是大骗子,书中哪有什么黄金屋,颜如玉,只有那些残害我的瞌睡虫。可是后来,我爱上了阅读,不管去哪里,不管做什么,我的背包中总会有一本心爱的书。闲适时独自翻翻书,自得其乐。
我原来还有一个不怎么喜欢的人,见他的第一面,就从他的眼睛中敏锐地察觉到了杀气。所以见到他,我一般都会绕道走。可是后来,他却成了我至今最爱的人。
时间总是喜欢跟你开玩笑,偏偏爱消逝,成了恨;恨融化,成了爱。
我想,这大概与心中的期待值有关系吧。如果开始很喜欢,很爱,那么不管是人或事,在你心中都会近乎完美,然而,又哪有什么完美无缺的人或事呢?结果便是高大的形象慢慢的变得普通,有时甚至跌落谷底。这时,我们不能接受那个我们臆想为完美的事物开始有瑕疵。如此,所谓爱,也便成了恨,所谓喜欢,也便成了讨厌。
同样的道理,对于我们觉得一文不值,斑驳满满的事物,我们开始的期待值便近乎为零。如果还有机会去接触,发现的大多是优点。慢慢原本不好的印象一点一点消散,好的形象慢慢建立起来。一点一点地堆积,终于变得高大。这时,讨厌成了喜欢,恨成了爱。
爱恨都是盲目的,它会无限放大你的优势和缺憾。这像极了爱情,热恋期间,觉得对方是太阳,披着阳光般地闪耀。激情过后,扔下一句不情不愿的“你挺好的,只是不适合。”便分道扬镳。
一段情伤过后,我们希望自己看淡红尘,以求少受些伤,少流点泪。那时候,我们巴不得自己立地成佛。把所有的社交背景墙,头像全转为佛系风格,耳边听着大悲咒,手里抄着金刚经,可是眼里还是盈着泪,心中还是滴着血。我们以为那些表面功夫做足了,就能骗过自己已经不在乎。
可是,假如真的存在佛祖,你如愿成为他的信徒。你二膝跪地,双手合十,轻闭双眼,佛祖大手一挥,你如愿,被抹去爱恨,抹去喜好,抹去七情六欲,四大皆空。那么你真的愿意吗?你真的会向往那样常伴青灯古佛,吃斋诵经的日子吗?
我不知道其他人会作何选择,但我不愿意。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享受着人世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大圆满法》说,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轮回六道各有苦。如此,我们选择活着,又何尝不是苦中作乐呢?
爱恨是相对的,却不是完全分离的。就像《阿甘正传》中的一句话“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你如今恨得咬牙切齿的,也许正是你未来爱得痛彻心扉的。
岁月就像圣诞老人,总能悄无声息地带来惊喜。愿你永葆童心,相信生活总有意外之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