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家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孔子曾在雨天想外出,当时还没用雨伞,只有士族用的盖,和平民用的蓑衣,在当时盖还是很贵的。
但孔子没用盖,就有人建议他找徒弟子夏借。
孔子听后说:“不行啊!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向他借,他如果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我借,他若给我,他肯定会心疼的。”在我们生活中如果对方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去强迫。如果对方不好帮的忙,就不要去硬逼。只有你学会了去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只有你学会去理解别人,别人才会理解你。只有彼此互相珍惜,才能让关系更舒服和长久。
懂共情的人,往往更能理解他人的苦衷,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他们不会将别人置于尴尬的境地,也不会咄咄逼人。
②
有个年轻人讲过这样一个职场故事:
有一次,他和领导去参加了一个饭局,全桌人中,他是最年轻,职位最低的,于是便忙前忙后地给领导们倒酒、服务。整整一个小时,他都没吃上几口菜。
酒喝完了,他就再去外面拿酒,可是回来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座位前多了一个碗,里面装满了饭菜。
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对方公司的大领导开口了:“小伙子,别忙了,看你这么长时间连口热饭都没吃,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这碗饭吃了,不然谁和我喝酒我都不喝了。”
原来,这碗菜是他刚才离开时,对方公司的领导给他夹的。
临走时,对方公司的大领导还单独跟他说了句话:小伙子,今天晚上你辛苦了,你很不错,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加油。
看到这个故事,我就想起这句话:以我来时路,赠你沿途灯。一个人之所以温柔,大概是他在经历了很多困难之后,决定让身边的人不再经历这样的时刻。
③
就有这样温暖的一幕:一位老人去商店购物,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老人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希望当他需要的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人与人之间,最难得的就是感同身受。《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唯有懂共情的人,懂得将心比心,明白谁都不容易,知道谁都有难处。
所以他们从来不会去为难别人,还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人着想。他们有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善于包容体谅,给人间带来阳光温暖。
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人最了不起的能力就是懂得共情。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多一分共情和体谅,做一个温暖纯良的人。
摘自《人民日报 夜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