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子高中择校的思考

作者: Zoey2016 | 来源:发表于2016-09-26 10:29 被阅读2105次

    儿子明年上高中,关于学校的选择,如果按优先级来排序的话,我原先的排序是 同学群体> 学习氛围> 兴趣爱好。

    前年选初中的时候,家门口的初中有几种选择: 首先按照语言,分成全英语,全法语,和半法语三类。然后在同一语种下,又按孩子练的乐器分为弦乐,管乐和普通班。遵循以上次序,我毫不犹豫给他选了半法语弦乐班,除数学科学英语外,其他科目法语上课。

    当时的考量如下:能够坚持练弦乐到初中的孩子,自制力都不错,所以同学群体符合积极向上标准。 而多伦多公校四年级才开始学法语,学三年就能应付法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孩子,学习能力应该也比较强,所以学习氛围自然也没的说。而兴趣爱好这项则根本没有考虑。

    唯一的问题是开学后发现这个年龄段按照以上标准筛选的结果是男女严重失衡,儿子班上一共24个学生,19个女生,才5个男生。这5个男生意识到是班上少数族裔,所以特别抱团。同时因为男生少,体育课没法男女生单独开课,结果体育原本是儿子最喜欢的,沦落为他觉得最没劲最不想上的课目。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安排,因为去学校上学的目的不就是学习的同时交到几个好朋友吗?至于兴趣爱好,那是课堂之外的事情。 然而这个想法,最近有了不少转变。

    一.11年级班上新来的转校生

    所谓智商,49%来自基因,而51%来自于外界环境的激励。

    --心理学家, 智商研究学者 Frank Lawlis

    新学年开始,教11年级的班上来了一个转校生。 一般情况下到了11年级,除非搬家这样万不得已的情况,都不会转校。而她为什么这个时候从同城的另一所私立名校转学过来呢?

    几天前在家长见面会上遇到她父母,了解到这孩子自一年级起就读于原来的学校, 成绩单一直全A,老师们都对她喜爱有加,而小伙伴们更都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照理说,应该是毫无悬念的读到高中毕业。

    可是学习只是一方面,这孩子从小喜欢玩乐高,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参加乐高机器人竞赛,对机械无比热爱。遗憾的是乐高竞赛只限于15岁以下,所以到了高中,想继续机器人设计的爱好,必须参加更高级别的。而原来的学校高中即不开设课程也不组织课后兴趣班,家长跟学校建议多次,种种原因未果。万般无奈下,才决定转学。

    和这对家长谈完后,我一直在想,费尽周折的转学,就为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值的吗?

    同事琳达觉得很值。她的儿子杰今年考上了多伦多最好的艺术高中,新生报名那天,发现百分之八十都是妹子,而夹杂其中的小伙子们,打眼望去,感觉其中一半性取向不明。果不其然,在排队登记的时候,就有一个男生拍杰的肩膀,凑近问“哥们,当前啥状态?”, 杰慌忙闪开,严肃的说“我是直男”。即便如此,琳达还是认为艺术高中是正确选择,因为杰志在从事艺术创作,只有在艺术家气质孩子扎堆的环境里,才能更加激发出创作灵感。

    大部分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兴趣爱好大都已经显现出来。有些符合父母期望,有些可能背道而驰。即使是后者,父母也只能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才能调动起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唤起他的内驱力。

    同时随着孩子日渐长大,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激励日渐微弱,而来自同伴的影响日益增强。所以那对毅然让女儿11年级换学校的父母苦衷,不仅是为了女儿的兴趣爱好,更是为了一个让女儿能遇到志趣相投的同龄人从而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环境。

    二. 高中四年苦读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会想,这个问题还用回答吗?不就是为了赢得上理想大学这场竞争吗?

    提到竞争,前段时间读彼得·蒂尔的《从0到1》,书中关于竞争其实是一种破坏的力量,不能产生任何价值的观念,让人耳目一新。

    商场上的竞争意味着大家都没有利润,产品没有实质差异,大家都在低利润下挣扎求生,也就没有充足经费用于科研创新。

    但为什么竞争如此深入人心呢? 答案是:竞争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充斥当今社会,扭曲人们想法的意识形态。而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分数让我们精准的测量每个学生的竞争力,成绩最好的学生得到肯定和荣誉。我们以类似的方法教导每个孩子追求相同的目标,不问他们各人的天赋和喜好。为了数量有限的藤校录取名额,那些孩子整个高中阶段都在拼GPA, 刷SAT分数,比课外活动,晒领导力。

    我在《从0到1》读后感里写到: 学习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能上一个好大学,也不是为了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而是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天分,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学习本身是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个体来说,也是一个从0到1的转变。

    道理人人都懂,在实践中,竞争却是越发白热化。这些年在学校工作,耳闻目睹升学竞争压力下的种种怪事。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在12年级连换三所学校,原因是为了上某藤校,分数达不到要求,期望通过换学校来解决。还有一个例子,12年级英语是很多学生的死穴(这个跟高考作文是很多中国学生死穴同理)。所以在公立学校,不少孩子为了提高分数,会选择不在本校上而是通过夏校(summer school)较宽松的考核系统获得高分。而私立学校,不允许这样做。所以常有学生铤而走险,变着法子抄袭或是找枪手。英语老师借助抄袭检测软件,每年都有查处出来零分计算。

    以上是能够拿到台面上说的,还有林林总总为了进名校不择手段都见怪不怪了。分享个上周参加Dr  Michael Thompson的讲座时听来的一个例子:两个同班学生申请同一所名校,其中的一个为了能够竞争中胜出,居然伪造老师推荐信来诋毁另一个同学。这件事后来遭到媒体曝光,而这只是大学申请割喉竞争中不择手段的冰山一角而已。

    这些年看过很多别人家的孩子申请藤校的经历后,我的观点是,如果孩子能够轻松的申请上藤校,那是最好不过的,因为在藤校同学群体和学术氛围皆理想的环境里,他也一样会如鱼得水。否则如果需要拼尽所有的力气花尽所有心思,勉强爬上了藤,即便爬上去了,身在智商处处被碾压的环境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多强大才行啊, 而且毕业的时候GPA太低对于无论求职还是继续深造都没有益处。

    同理,具有上藤校实力的孩子,即便一开始没有上藤校,以后也还有的是机会,或者干脆不上也没有影响。 比如说, Google的两个创始人斯坦福读博认识的,而本科Page上的是密西根大学,Brin在马里兰大学读的。 Elon Musk先是在加拿大皇后大学(呵呵,校友)读了两年,然后转学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我很喜欢的Kate Spade品牌的创始人则先是在肯萨斯后转到亚利桑那州立读的, 而Twitter创始人之一Evan Williams也读的是州立。

    所以当“把全力以赴上藤校”作为上高中的目的划掉之后,下面需要想明白的问题是:

    三. 一个孩子高中四年应该做些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不同兴趣爱好,也各有长处和短板。一般等到19岁高中毕业,即使知识掌握和技能上各有差异,但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都应该是朝气蓬勃,壮志凌云。

    那么一个雄心勃勃的19岁年轻人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硅谷传奇Sam Altman 曾经在2013年的时候,专门写过一篇博文《给一个雄心勃勃的19岁少年的建议》中有很好的解答。Sam Altman本人在19岁的时候,创了一家基于用户地点的社交网络APP的公司,同年考上斯坦福,但第二年就辍学,专心创业。 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19岁的时候,你可以考虑上大学,可以考虑去工作,也可以考虑创业。各人情况不同,每种选择都可能是正确的。

    不管你选择什么,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做点事情,并和聪明人为伍。所谓“事情”可以有很多形式,一个开源代码的项目,一个初创公司,或者是在打工时提出一项新销售流程建议都可以算,但是和朋友坐着空谈你们如何一起编个网站不能算。 

    的确,再闪亮的分数和精心包装的履历表,都没有切切实实做出一样事情来有说服力。而这个做事的过程是指主动投入的去创造,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 即便只是做一个小APP, 或是在学校牵头成立一个社团,其中都会涉及各种技能:主动思考,学习力,行动力,意志力,专注力,以及领导力。关键是在只有做事情的过程中,你才会遇到那些和自己志趣相投的“聪明人”。

    比如说,比尔盖兹在中学计算机俱乐部认识的保罗艾伦,两人后来一起创建了微软。 乔布斯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认识了同样爱好的Steve Wozniak,后来两人一起成立了苹果公司。 当然这些一代传奇的故事,对普通人来讲不具备可比性。 我讲个前几年毕业的学生琳的故事吧。

    琳七年级同时考上了同城另一所名校和我们学校,但是最后选择了我们学校, 原因也是因为喜欢机器人设计。琳从一开始就不打算爬藤,所以即不用去刷SAT分数,也不用专门投藤校所好的去搞课外活动。 中学六年,她每天放学后都待在学校,不是辅导低年级孩子乐高,就是泡在实验室里和队友搭机器人,乐在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在实验室遇到了同样爱好的莉,两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毕业后琳和莉分别去了不同大学读机械工程,俩人时有联系。最近一起打算做一款教学用的机器人。

    琳所在的学校的Co-op专业,要求刚上四个月课就要自行找工作实习。大一的学生因为缺乏工作经验,一般很难找到理想的实习机会。可是琳大一时10月底就找到了一家对口的生产线机器人设计公司。虽然琳在高中期间并没有打工经历,但是中学阶段几乎所有课后时间都泡在实验室,对机器人设计原理和流程了如指掌。在12年级选修计算机的时候做的课程设计是写一个人工智能的机器人(Battlebots)程序。琳前后花了两个月时间,其中还包括两个星期的春假时间都花在上面了,光光文档就写了一百多页。后来在申请实习工作的时候,她把这个课程设计写在简历里,不期然,吸引到了雇主的注意。面试过程的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个课程设计来问的,而琳对每个细节的回答都准确无误,最后居然击败了同时申请这份工作的两个大二师兄, 拿到了offer。

    琳的故事就是一个普通孩子的故事。 她很幸运的地方,有智慧开明的父母。无论是她当年中学,还是后来大学的选择,都没有从众。中学六年,琳专注于自己的兴趣,过得充实快乐。大学到了竞争激烈的Co-op专业,一样如鱼得水。

    行文至此,我对儿子高中择校的思路逐渐明晰起来, 兴趣爱好>同学群体> 学习氛围。上了高中以后, 只要不以爬藤为目的,智商过得去的孩子完成课业后,依然会有不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时间他可以用于兴趣爱好, 同时鼓励和支持他做点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一定会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以上是我耳闻目睹很多别人家的孩子高中经历后,对自己家的孩子高中择校的思考。作为家长,我们殚精竭虑的想给孩子力所能及的提供最好的教育。而最好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呢? 是把孩子塑造成我们能所期望的样子还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呢?答案无疑是后者。

    愿所有想给孩子提供最好教育的父母,都能帮助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e2510da32d18:嗨你好! 总算找到你了! 我在网上看到了你的不少文章, 却没发现你的微信号, 继续搜索至今, 终有捕获!请问, 除了简书, 该怎么持续关注你? 有微信或公众号吗? 我的微信号是cathylguo, 邮件是 cathylguo@gmail.com. 谢谢!
      • Jane潇潇:相当同意你的观点!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你的TED TALK的文章,顺藤摸瓜到这里,惊喜地发现了更多合口味的文章。而且发现还在同一个城市,对于你的话题和观点有了更多的代入感。尤其我也在给儿子选明年的高中,这篇文章非常有指导价值!谢谢:pray:
        Zoey2016:@Jane潇潇 谢谢你的关注和认同。有空多交流!谢谢!
      • 5ebb2e6974cd:写的很客观真实!
      • 3bf1935679f9:你好!我是Jack, 我在多伦多从事留学工作,我的儿子是2003年的,可以加个你的微信交流教育话题吗?我的微信:canadahao 我的邮箱:023fy@163.com
        Zoey2016:@多伦多杰克 谢谢你的关注。我给你发简信了。
      • 艳子微时光:又转发朋友参考了
      • Zoey2016:谢谢鼓励!共勉!
      • 王丽双: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真棒。

      本文标题:关于儿子高中择校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sx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