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随笔散文散文和诗
写作到底写什么?文学发生了什么变化?

写作到底写什么?文学发生了什么变化?

作者: 49ae5e672329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22:09 被阅读263次

    前几天写下这个题目,准备资料的时候,我发现这个题目好大啊,我几乎想将它改成一个简单的话题。我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我想,其实我自己也在问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今年遇到很多写手的困惑,引发我思考这个问题,因此我不想逃避,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文学发生了什么变化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看社会和人发生了什么变化。1880年前后,西方主要国家进入迅猛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扩张阶段,其中尤以英、法、德三国为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随之加快,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19世纪以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被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欧美社会的个人出现了普遍的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


    这一切如同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年,我们感觉到的类似。农村的凋敝,城市人之间的疏离感,年轻人的彷徨感,经济压力,打工,创业,投资保值,考大学985211,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感受。

    我们的写作者也出现了,描写人的心理感受为出发点的倾向,经常有人问我心理描写怎么写。我们的文学中对打工者,城市边缘人,农村留守老人的描写增多;另一方面,对乡村的怀念和父母的追忆文章,尤其是散文,网上也很多,有一种寻根的意思,但不同以前所谓寻民族的根,而是寻个人的根。

    办公室政治小说,都市人婚恋小说也表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对爱情婚姻事业的茫然。这些都很普遍。同时玄幻,架空之类,对话体小说网上也充斥这,有一种为了娱乐写作或者架空写作的倾向,作品没有太多的寓意,就是为了消费,看完了事。

    种种表明我们现在关心的既有田园牧歌的古典文学倾向,又有对现代主义的人的内心探寻的倾向,同时也有后现代的意义多元化边缘化的一些迹象。

    西方六十年代开始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也有变种。

    知识地位下降了,百度一下就知道。创作也不再神秘,人人都可以,简书头条都可以出版,家庭主妇,宝妈都可以写作,而且可以一群粉丝。姿势也不一样,随时随地,字数可多可少。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我有粉丝,就有读者。

    写作有游戏化,人格化倾向,流量就是价值。

    在现代主义那里,尽管有各种创新,有的晦涩难懂,有的摸不着头脑,但总体有一点,作品还是有寓意的,如果仔细分析,还是建构一些东西,是一种追求崇高的美学。

    但是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深层意义的丧失,或者说意义的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不进行社会批判,不进行描写现实,也不提醒读者思考人的处境,提出人生问题,更不回答人生问题。恶搞,碎片化写作,消解了意义。

    如果说福克纳时代是喧哗与骚动,那么我们当今的时代写作就是碎片化,不仅仅是时间上碎片化,鉴赏的标准,碎片化。不管你喜不喜欢,我有粉丝,我就是好。

    写作互动化,如果粉丝多,希望写什么,写多长,人设怎么走,我就怎么走。集体创作,商品化写作的倾向。一切跟着阅读量点赞数来,标题党也是跟着来的。金钱也伴随而来,谁钱多,就有可能将自己作品炒作红了。

    还有IP化,为电影剧本或者游戏剧本来写作,也是一种商业化写作

    如此纷繁复杂局面,导致几种文学并存局面,互相不买账,同时互相渗透,又各自相安无事。

    写作写什么,其实是文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文学写作是个人生命的体验,然后表现出来。碎片化时代,我们的生命活动依然在,可能迷茫,可能空虚,这样的感受是我们表现的对象,表现出来了,就是好作品。

    如果碎片化意味着可以随意写,那么只有解构,没有建构,写作就失去了意义。

    在解构中建构,这是我们时代文学的意义,需要我们所有有理想的作者去追寻。

    追求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创新,意味着挖掘,不思考是不可能做到的。探索意味着碰壁,创新意味着被嘲笑,挖掘意味着没人理解。

    维特根斯坦说:勇气始终是首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到底写什么?文学发生了什么变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ui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