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全国的乐清顺风车事件发生后,滴滴发布了一个“自查进展”。原文如下:

这个“自查进展”除了报告滴滴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决定,还进行了道歉。
可是看完道歉的内容,我觉得滴滴没有诚心道歉。
原文中说:
“顺风车上线的三年多时间里,有幸服务了十多亿次的出行。很抱歉顺风车不得不暂时下线,因为我们的问题,让大家失望了。”
“随着服务体量的增大,我们的安全管理和处置能力也面对巨大的挑战……”
“在此次案件中,涉案车主提供注册的证件信息齐全,却经过审查物犯罪记录并在当天接单前进行了人脸识别……”
我在《为什么你在道歉,别人却不领情》*一文中说过,失败的道歉往往错在踩了三条红线,这三条红线分别是:
试图淡化,试图澄清,将问题泛化。
滴滴的道歉就踩了试图澄清和将问题泛化这两条红线。
原文第一句说“服务了十多亿次的出行”,这在提醒人们滴滴被使用的次数很多,然后说“很抱歉顺风车不得不暂时下线”,它不是对这次案件的受害人表示道歉,也不是对愤怒的公众表示道歉,是对仍然在支持它的人道歉,仿佛在说:要不是出事了,我们也不想下架的。
这就是将问题泛化的表现,因为它强调了提供服务的数量之多,试图让人联想到人生在世,经历过很多事情,难免会犯错。它还想向仍然支持它的人博取同情,但是经过这次事件,它这一波操作应该没人会同情。
滴滴的公关写的这篇文字,有意无意的摆出一副委屈的嘴脸,真叫人恶心!
再来看第二句“服务体量增大……面对巨大挑战”,以及第三句“车主证件信息齐全……进行了人脸识别”,这是在诉苦+解释。
这就是在试图澄清。
它的潜台词是:我们的安全审查没有问题哦,都检查过了呢,我们服务量这么大,能做到这样就不错了,至于别的,臣妾做不到啊!
从这个“自查进展”,我看到了一个自大、傲慢的资本恶魔。不知道在它心里,到底对被害者和公众有几分的歉疚,还是只有冰冷的公关文字?
今天微博热搜里看到,演员王传君删除滴滴:

二话不说,我也删了。我从来没有像这样跟风过,这一次,我跟得无怨无悔。
*《为什么你在道歉,别人却不领情》发表在我的个人公众号:悦来悦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