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一半柴米油盐,一半星辰大海,放一点盐,它就是咸的,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诗,它就是眼里的远方。

今日早餐:肉燕+羊角蜜。

阳台上的光线越来越强了,拍出来的照片曝光太大,在考虑要不要加个纱帘。

距离上一次跑步小腿抽筋已经有两周了,今天试了一下,跑完小腿有酸胀感,说明上次不仅仅是抽筋应该有拉伤。

办公室楼下的鸢尾开了,今早主要是想去看看这一片鸢尾,现在只是零散的开着,没有去年开的好。

蹲着拍这二月兰,一位奶奶问:这是什么?
起身回她:二月兰。
奶奶:诸葛菜。
我以为奶奶年纪大了听不清楚,就看着她的眼睛重复道:这是二月兰。
奶奶非常认真的瞪着我:诸葛菜!
好吧,您赢了!诸葛菜!您都知道还问我,您这明显就是考我呢!
默默收起手机继续跑步,回来问了一下度娘,还真有说二月兰就是诸葛菜的,再仔细研究一下原来其中另有奥秘。
在《中国植物志》中,二月兰的中文正式名叫做诸葛菜。相传当年诸葛亮在刘备手下管粮草,由于兵马数量不菲,百姓负担很重,难免影响人心向背。有一次,诸葛亮微服出巡,见一种称为“蔓菁”的菜,叶子和茎都能吃,也可以制成腌菜,青黄不接时助人度日,便向老农问了产量及种法,下令士兵开荒种植,一方面补充军粮,另一方面又可用作牲畜饲料,一举两得,后世称为诸葛菜。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有:“诸葛武侯出军,凡所止之处,必种蔓菁,即萝卜菜,蜀人呼为诸葛菜。其菜有五美:可以生食,一美;可菹,二美;根可充饥,三美;生食消痰止渴,四美;煮食之补人,五美。故又名五美菜。”
二月兰的嫩茎叶确实可当作野菜食用,可一旦长大就非常苦,要开水焯烫后反复用冷水漂洗才能入口,根本不适合做军粮。单从食用角度看,蔓菁显然比味苦易老的二月兰更为靠谱,故而真正的“诸葛菜”应该叫做蔓菁。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诸葛菜变成了二月兰,或许是它俩的基生叶都是大头羽状分裂,看着比较相似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