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能干贤淑的母亲,她勤劳、节俭,她不仅会做一手好饭菜,还顺利把自己从一个农村老太太,过度成一个网红级别的城市老太太。她不仅把自己的晚年业余生活安排的明明白白,还能把全家人的生活照顾的妥妥贴贴,也正是因为有了母亲在后方支持,家人们基本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
我母亲每天做一家五口人的饭菜,每天一睁开眼,就是早上准备什么早餐,小孙子吃什么,儿子吃什么,媳妇要吃什么,老头子今天干不干活,他要吃什么。然后盘算家里还有什么菜,要买点什么菜,打听哪家超市又有了优惠,哪里的菜场菜品新鲜,跨半个城市寻找省钱小妙招。当然,以前母亲这样做时,我总在想,是不是母亲的生活费不够,所以要扎紧裤腰带的省钱。后来我发现母亲纯粹是为了节俭,是她刻在骨子里的优良传统,她在这些琐碎的家务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获得了省钱后的成就感,我便也随了她,任她每天把自己安排的马不停蹄。
母亲的节俭不止在买菜上,她会把看到的塑料瓶子,废纸板都捡回去,积攒在一起拿去卖,刚开始,我和哥哥经常劝说她,但是后来竟然在她的影响下,一有纸板就会叫她去拿了卖。
要说母亲普通的节俭到也没啥,必竟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母亲给我们做表率,我们应该向母亲学习,可是我发现了一个让我非常坐卧不安的事情。
那就是,不管任何时候,母亲总是自觉吃剩饭,即使新鲜的饭菜还有多的,她也会自觉端起那碗上一餐的剩饭。
中午吃饭时,我再次看到余下的那一碗大米饭,而母亲却把昨天的一块饼和一个红薯放在自己的碗里。
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母亲发出了提问:“这里有一碗米饭,你为什么不吃新鲜的米饭,而要吃这块饼?”
母亲回答说:“这块饼是昨天的,不吃就坏了,这个红薯是早上的,不吃浪费了。”
我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吃新鲜的饭,把饼放在晚上吃?你为什么要吃跟我们不一样的剩饭?你现在吃剩饭,那这碗米饭呢?放到晚上,你继续再吃剩饭?为什么要这样克苦自己?看你顿顿吃剩饭,我们心里是什么感受?”
母亲有些意外地说:“这也是好的。”
我说:“你刚才都说了,饼是昨天的,红薯是早上的。如果你怕坏了,你也可以分给我们吃,我们谁都可以吃,一人吃一点,为什么你非要一个人吃?你也可以留下给我晚上当晚餐,我晚上不回来,我带走。”我伸手去夺母亲的剩饭碗。可是母亲却依然紧紧护着她的剩饭碗。我终是没能夺下母亲的剩饭碗。
我知道,我的母亲,她习惯了把自己放在最后,习惯了把好的留给客人,留给家人。她忘记了,她没有责任,没有义务吃剩饭。她的心里只有怕坏了会浪费,她习惯了吃餐餐剩饭,却忘记了这一碗剩下的米饭,即将成为下一顿剩饭。
我已经四十岁了,我的母亲和我坐在一个桌子上吃过很多饭,像这样的剩饭,她也吃了好多年,但是好像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母亲会吃剩饭。但是却从没有告诉过母亲,母亲,你可以不吃剩饭,没有规定那些剩饭就一定要你来吃,你的儿女已经长大,她们希望你爱好自己。你完全可以一人吃一点,平均分担,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放在受苦习惯者的位置。
看着母亲的剩饭碗,我的内心有很多内疚的声音。我已经40岁了,却终究还是没能夺下母亲手中的剩饭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