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五心”是什么?
好奇心,细心,耐心,关心,同情心!
一是教师应该有好奇心!
对于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教师都应该欣赏,发现学生的优点,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交流。
我们五年级的时候,李老师和蔼可亲,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如数家珍,熟记于心。
高个子的同学喜欢动,老师就培养他长跑和短跑,每次办理体育训练,都让他们参与,现在这位同学是位体育老师,常常告诉我们:“是李老师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二是细心!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花朵,老师需要根据花朵的特性,该施肥,该捉虫,该酿酒,该做玫瑰酱等。
李老师知道王艳丽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同学们相处,就选她为语文课代表,让她每天上讲台布置作业,每天收回作业,每天交给老师,大大锻炼了王艳丽的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现在,她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她说:“她喜欢李老师,李老师像妈妈一样细心地护呵着我。”
三是耐心!
老师是孩子王,学生是淘气鬼,今天这个这样子,明天那个又有事。所以,老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以高昂的激情,教育学生每一天!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日复一日重复着同一件事,讲着同样的教案,所以,需要耐心!
四是关心!
老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
老师的职责是神圣的,责任是重大的!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
记得,李老师发现李乐这几天心情不好,通过了解,妈妈得了乳腺癌在太原住院,计划做手术了,所以,李乐每天上了课就走声。
放学后,李老师就和李乐聊病情,聊生活,告诉李乐做人的道理以及面对困难,如何把控等等!
五是同理心!
什么同理心呢?就是对某某一个事情感同身受!老师需要和孩子换位思考,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
老师在讲课备课时,一定要结合孩子的理解能力进行讲课备课;处理学生之间的事情时,也要站在每个学生的立场分析问题,分析原因!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