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桑尼先生
公众号ID:全球资产配置管家
这是桑尼的第18篇原创文章
前言:最近几年,内地客户到香港买保险,尤其是分红型保险产品的热度不断升高,尤其在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香港保险市场的内地客户新增保费增长迅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的话题,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对比
1.保费方面的对比
同类型保险产品,香港保险的保费低至内地保险的20%~30%。若购买寿险再附加重疾,保费仅为内地保险的一半,甚至1/3。在香港投保时须告知吸烟情况,因为非吸烟和吸烟的费率不同(其费率是内地产品的6折左右),使得保费核定更为合理。

香港保障型产品的费率优势,来自香港市场死亡率、疾病发生率、定价利率等方面,而长期演示的优势,则源自分红比例、分红方法和长期投资假设的差异。

同时,香港保险市场较为宽松的税收政策、准备经评估要求、股东预期回报要求,则使得香港保险在较低费率、较高红利分配水平下,仍体现出较高的产品盈利能力。
2.承保限制对比
香港保险产品投保年龄略高于内地保险,且在重疾险承保对象中并未限制植物人、原位癌患者、自闭症等疾病患者投保。
而在内地,此类人群暂无相应健康类型险种投保渠道,如有原位癌患者在患病未确诊期间进行投保,事后确诊,内地保险公司可以“未清楚告知健康情况”为由拒赔。就这一方面而言,港险较为人性化一些。

3.保障范围对比
内地保险近年来逐步发展,就健康险、重疾险而言,保障范围由起初的30种扩大到了60种且有部分产品也能保100种,但是疾病分类分组比较苛刻。
而香港早在国际化的潮流下被涵盖50种以上的健康、重疾险占领市场,个别险种保障病症更扩大至100种以上,疾病分组分类比较科学宽泛。

4.投资收益率对比
香港保险业已经有150年的历史,整个市场非常发达,无论美国还是欧洲的保险巨头都会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在如此充分竞争的市场里,无论是从产品和服务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而目前中国保险行业所遇到的问题,香港保险在90年代也都经历过,和国内市场相比,香港保险行业则更加成熟规范。

香港保险行业发展成熟,保险公司全球投资范围广泛,投资收益高,相对的,分红型的保险产品投资收益率也要比内地高出很多。另外,最吸内地客户的一点是香港的重疾产品都是有分红收益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保额会增长,而内地重疾产品根据保监会要求是保额没有分红的。

5.免责条款对比
内地保险通用10项免责条款,包含投保人对被保人的蓄意伤害、战争、犯罪酒驾、吸毒、核爆炸等。

而香港则比较干脆,1年内自杀、投保前已经存在的疾病、艾滋病等5条左右。总体来说香港保险对疾病理赔的定义更宽松,受保人更容易获得理赔,另外,酒驾发生意外的话,买了香港的保险是可以获赔的。

6.境外资产配置
因为香港的保单主要是以美元和港币计价的,所以到香港买保险就成了大陆高净值人群最简单直接的跨境资产配置的手段。从2015开始,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变得越来越强烈,而且随着特朗普的上台和美联储加息的确定,美元走强是未来的趋势。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收益,而是避免资产的缩水,保证资产的稳定增值。

但是,最近政府加强了外汇管制,通过约束用购买香港大额保单和投资分红型保险方式转移资产的行为来管控外汇流失,给过热的香港保险市场适当降温并使其回归理性,如需配置港险还需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后再做选择。
香港保险的潜在风险和不足
1.汇率变动的风险
汇率变动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前文我们也有提到,很多人购买保险是为了做境外的资产配置,而香港保单是美金和港币计价的,所以如果人民币保持坚挺,美元贬值的话,那么购买香港保险就存在汇率损失的风险,这其中的取舍还需要大家自行拿捏。

2.法律体系不同,维权成本较高
我们如果买了香港保险是不受大陆法律保护的,但是香港的保险是受香港法律保护的(投保人必须亲自到港签单才算合法保单),从这一点来讲,部分风险厌恶型的朋友可能会接受不了。另外如果发生了理赔纠纷,维权就需要在香港进行,律师费用等相关成本会比较高。
但是不用担心,可以找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www.iccb.org.hk)免费帮您做保险索偿服务。

还有香港保监局(www.ia.org.hk)可以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合法权利。

香港的理赔口碑较好,实行的是“严核保,宽理赔”原则,基本就是赔和不赔,不赔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客户违反最高诚信原则,故意隐瞒了重要的疾病史。
而国内是有通融赔付的,就是说如果被国内保险公司拒赔的话,实在不行闹一闹,很可能也是有作用的。但是据桑尼了解,香港保险几乎没有通融赔付。所以目的不纯的朋友,建议不要以身试法哦。
3.轻症并非额外赔付
轻症保障也是我们选择一款重疾险的评判标准之一,香港重疾险的轻症虽然能提前赔付20%的保额,但是所赔付的20%是从总保额里面扣除的,而国内的很多产品,轻症都是额外赔付20%,赔付之后总保额不变,而且轻症最高能赔付5次。

4.缴费续保不便
今年7月新出的外汇新政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换汇出海的限制,对于投保香港保险的缴费和续保方面增加了操作难度。
而国内保险缴费和续保相对比较便利,以下是外汇新政的条款。

哪些人适合买香港保险?
首先是有国际眼光的朋友,买了港险相当于进行了境外资产配置,对冲了一部分人民币贬值的潜在风险。另外,相比内地的朋友来讲,东南沿海一带的朋友更能接受香港保险,例如桑尼在深圳这边去香港很方便,今年年初也投保了香港的重疾险。

哪些人不适合购买香港保险?
预算不多的朋友:家庭年收入少于20万且在内陆地区的朋友,建议谨慎购买香港保险。不仅首次缴费投保需要专程到香港一趟,而且后续续保也有一定的成本。如果预算不多,通过国内保险产品搭配也可以帮助全家把保障做的很好。一定是理清自己的目标后,先把基础保障做全了,然后在考虑其他需求,所以桑尼不太建议预算不多的家庭舍近求远的去香港买保险。

盲目跟风的朋友:
买保险切记盲目跟风,无论买国内保险还是香港保险都是如此。保险是众多金融工具的一种,我们要想利用好这个工具,一定要先理清自己的真实状况和需求,切忌“激情投保”哦。

(由于篇幅有限,如果还想多学习其他香港保险的知识,可关注桑尼的公众号查看往期关于保险的科普文章,如有兴趣买保险的朋友,也可以加桑尼为好友咨询相关服务)
总结:
香港保险总体来说比内地保险较优,但是也需要关注合规投保、汇率变动和理赔纠纷等潜在的风险。
桑尼一直都在强调,不管是保险、理财和投资都不是一次性配置就可完事的,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生命周期和不同的市场大环境去做动态调整的,就像没有一味万能药可以确保你一辈子健康一样,最重要的还是要知道你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规划,该怎么做,找谁帮你做,先确定好目标再去执行。

以上内容为桑尼先生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看法也可加我好友一起交流探讨。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可以适当的给作者一些打赏鼓励,也算是对原创内容的支持,激励作者创作出更多的优质内容,感谢你们的支持与鼓励!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请尊重原创,感谢!
桑尼先生
CFP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持证人,拥有基金、证券、保险从业资格。
提供独立的第三方理财规划与资产配置服务,为客户提供国内外各类型投资产品的专业筛选、环球资产配置及财富保值增值全方位解决方案.
网友评论
1/是否在香港境内投保并认证,保单合同受香港法律保障;
2/为你服务的经理是否持有香港身分证,以及香港保险业专业牌照
hkpr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