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几年前的五一假期。好几个五一假期。
没有补课,没有晚自习的那些年。最后一节课是躁动的,老师的话和新鲜出炉的作业完全抛之脑后。然后放学后叫几个爱一块儿打球看球的同学,当然有外班的,也用最原始的方法找到他们——挨着班找或者到家里找(那时没有手机,也不怎么用电脑)。约好了人,欣喜地等待。
夜幕降临,骑着车子去灯光球场。大家陆陆续续也都到了。简单热身完就开始打比赛。那时不知道穿什么品牌的球鞋,也不在乎脚下是不是篮球鞋,当然也不会关注球星新鞋的发布预售状况。一双跑鞋就能在水泥地摩擦很久也不开胶。没有那么多装备,穿一件汗衫,把裤子撸起来(校服)。
没有时间概念,一直打到看门的老头骂骂咧咧地撵我们走为止。不让老头儿大动干戈,就去照顾他生意,买他的矿泉水喝。然后比赛谁喝的快,把瓶子当枪,把瓶盖当子弹,还能玩一阵子。最后把皱褶的瓶子堆到一起码好等他老伴儿过来收。
球场的灯熄了,我们把衣服脱下来挤出汗哗啦哗啦地流,晚风一吹,再把它穿上,凉滋滋的。然后哼着曲儿,聊着刚才用过的招儿一块儿骑车回家。我嫌衣服黏身上不舒服,挂到车把上,光着身子骑车。等绿灯的时候一个急刹车,把汗衫卷到车轱辘里头了,好不容易掏出来,发现满是黑油和小窟窿眼子。但是不难过,反而跟大伙儿一起笑个不停。期待着下一次打球,还穿这件新潮的衣服。
然后回家冲个澡就睡了,还没有熬夜的概念。第二天可以在床上赖好久好久,满脑子除了想昨夜做的梦以外,还是昨天打球的风采。
高中以后,大多是跟新同学在学校打球,四周放一次双休日,煎熬到第四周的周五,一直在学校打球打到保安大爷骂街。有时候还能遇见他们,那群老友,默契还在。高三,除了体育课,就没再碰过篮球了,一心一意为了谋仕途。虽然为了学业耽误了打球时间导致球技打减,但是学业上依然一事无成。大学里,打球的日子不多,大多时间是跟陌生人一起。默契不多,但是脏话不少。投篮虽然不准,但是甩锅能力很强。
我没有经历过沧桑,我没有看透过是非,但我承认我正在过着操蛋的生活。我返乡,站在那个老篮球场上,看到塑胶都秃噜皮了翻着卷儿,缺一块儿凸一块儿的。老头还在打理着矿泉水生意,把控着关门熄灯时间,老伴儿还在到处搜罗着空瓶子,挨个塞到麻袋里等着卖钱。球场四个角的灯,有一盏坏了,但是没人修。有一座球架,篮板上没玻璃了,对面那一块篮板上的玻璃呈蜘蛛网状,没有人来换过。家里面,那个篮球起了包,待在阳台最深的角落,不知何时撒光了气,干瘪地处在那。
想着怎么也凑不齐的他们,想着那些没有日夜黑白的打球日子,真的想冲自己来一枪。或者,再等绿灯急刹车时,卷进车轱辘的是我,而不是我干净整洁的衣服。哦算了,我的车子坏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21194/fc1cab1a7d7eca7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