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作者: 房顶一弯弦月 | 来源:发表于2017-12-10 10:30 被阅读0次
    害怕竞争

    在面对“竞赛”这件事上,大家会发现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第一时间会放弃,觉得害怕,不想比;有的在活动中可能会做些“手脚”,让别人的分数次后于自己;有的面对别人的优秀,会直接攻击;有的害怕别人超越自己,不愿教对方,把自己封得死死的……

    而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有些家长也容不得自己的孩子有落后的倾向,尤其看到孩子似乎不当一回事,嬉皮笑脸的玩时,心里就特别的捉狂,气愤得就想狠揍一顿。觉得我现在如果不对孩子凶一点,早帮他认清残酷的现实竞争原则,那孩子胜不过别人,就没有向上的动力和竞争力,是个失败者,那在以后的人生竞逐游戏中就被淘汰出局。

    比拼什么

    “孩子,我要你比别人强!”

    “你看小明多棒,钢琴一早考过四级了,你呢?二级都还没过!”

    “你看小明天天在家学习,你就知道玩!”

    “爸爸,同学的爸爸都开上宝马了,你怎么还没有!”

    “妈妈,别人都出国旅游了,为什么我们还是在小区捉 蝴蝶!”

    “爸爸妈妈,同学的爸爸什么都满足他,想要什么给什么,多爱他呀,你们连套变形金刚也不给我买!”

    这些对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上演,在我们比较着孩子时,孩子也在比拼老爹老妈的牛逼。

    有那么一刻,我们变得迷惑,究竟教育是什么?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准则是什么?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真的合理吗,还是说我们只看到了片面的一面,或是对它产生了错误的解读。

    要胜过别人,把焦点放在了外部

    整个社会弥漫的价值观,是资源是有限的、匮乏的,必须竞争、掠夺的,人们被极度的恐惧、焦虑、恐慌推动着,思想、行为变得乖张、戾气。我们容易不满、容易嫉妒,容易把焦点放在别人的身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满足这个社会对我们的期待。我们把自己卷入痛苦的奋斗过程中,并不享受人生的体验。

    当孩子被灌输要“胜过别人”的价值观时,他的目标,也就变得了这一个。他顾不上,欣赏、享受知识带给他的美妙与价值,他只管,刷题完成作业考高分。他顾不上,感受游戏、活动中贯穿各个感官的体验,他只管,结果,拿第一。如果落后了,他们便会觉得:我不如别人、没别人聪明、没别人优秀、我很糟糕,自我价值感低。孩子如果从小养成把价值感放在外部的状况,而忽略了向内心寻找快乐和价值。那么,一旦外部令他骄傲的部分失去,他所有的价值感就会毁于一旦。

    父母、学校、社会,给他们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标杆,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时,他们会感到无助、无望、无价值,有的还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破坏性信念。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兄弟姐妹之间,总被父母相提并论的比较之时,他们的关系会变得剑拔弩张,心里变得冤恨,比较的存在,让他们之间的亲密感很难建立起来。

    竞争与比较,是必要的吗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句话我们听得很多,说得很多。然而,我们却总在拿不同的人,不同的特点,在进行不对等的比较。就像拿着水中的鱼和爬树的猴子,比赛谁跳得高或是游的快一样。

    我们的孩子不需要跟别人比,当这种态度建立后,孩子反而因此获得“竞争上的能力和优势”。

    万物的本质,绝非竞争,而是在寻求个别价值完成的同时,与同类及其他的物类进行一场“合作性的冒险”。孩子,天生有一种冲动,想寻求自己在人生舞台的最佳演出,想淋漓尽致、尽其所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是潜藏在万物本性中“价值完成”的冲动。

    也就是说,每个人各具潜能、各具天赋才华,我们只需用多元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引导孩子主动去发现自己擅长的部分,助他们活出自己的天赋才华,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一个人能活出自己的价值,本身就是价值所在,也就没有比较的意义。


    将焦点聚焦自己、聚焦当下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从哪个角度、哪个出发点阐述,都离不开我们的眼下的聚焦,将涣散的精力,聚焦在此时此地,聚焦在自己的身上,不产生内耗,不把力气花在对别人的质疑了,专注做自己想做、可以做的事。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感受到满满的爱与富足,没有情感的撕扯,他能不好好的尽享他天生的求知欲望吗。

    天真 2017/12/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没有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vm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