饸饹面

作者: 税月如歌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20:34 被阅读0次

       

    饸饹面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饸饹,古称“河漏”,是我国北方一种古老而别具风味的传统汤食面点,特别是山西人喜爱吃。《辞海》中关于“饸饹”的定义,解释为:“北方一种用荞麦面轧成的食品,参见‘河漏’。而对河漏的解释则是:“即饸饹,北方一种面食。元代农学家王桢《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西门庆问王婆:“间壁卖什么?”王婆道:“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大辣酥”不知何物,“河漏子”应是“河捞”的古名,由于语言的变异,今天也有写作“饸饹”的。还有一说,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摸底统计,“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廷。一天,康熙按图索骥寻找名吃时,看到“河漏”,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这种面食可煮也可蒸,可用辛辣调味,在山西从南到北,城乡市场常年制售,街头摊点比比皆是。尤在民间,几乎家家户户,一年四季必食之品,就连乾隆皇帝也特别喜食饸饹,特调会做饸饹的人进宫,因此饸饹作为贡品年年奉旨进宫了。

      元代诗人许有壬曾写到他吃饸饹的感受:“坡远花全白,霜轻实更黄。杵头麸退墨,皑齿雪流香。玉叶翻盘薄,银丝出漏长。元宵贮膏火,燕墨笑南乡。”诗中的“银丝出漏长”说的就是饸饹。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南北皆有……磨而为面,作煎饼,配蒜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细如粉。”到了清代,有关饸饹的记载就更多了,如清代文献《黑龙江外记》、《尔雅谷名考》等,对“河漏”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清代山西《阳曲县志》亦有具体记载:“附近居民各种面食曰:"河漏"荞面为之。”并引傅青主注河漏“高齐时所谓"促律忽塔"是也”。

      山西既是小麦的产地,也是荞麦、高粱的原产地,且其栽培和食用历史悠久。所以,对饸饹的制食,自古以来,经营面颇广。饸饹多以麦粉压制而成,也有用荞麦粉或其他杂粮面粉制作的。晋南是小麦的产地,一般都是用麦粉压制饸饹,特别是曲沃交里桥的猪肉饸饹面,驰名省内外。而晋北地区则用荞麦粉制作,尤在左云、右玉一带,人们最喜欢吃这种面食,如民歌中唱道:“荞麦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三晋民间人们还把吃饸饹赋予美好的象征,因为饸饹面食柔软绵长,以图长命百岁为吉利,故每逢红白喜事、老人寿诞或小孩满月,节日待客,都要吃饸饹面。晋北、吕梁山区在婚配嫁娶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新郎新娘也要吃荞面饸饹。特别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荞面饸饹,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民间传说二月二是迎富贵的节日,若能沾点龙气,则一年富贵。在二月二这天,忻州人有喝饸饹的习俗。二月二这天,喝的饸饹以荞面为主。

      在山西城乡,有专门压饸饹的工具,称为“饸饹床子”,床身用粗壮而弯曲的木料制成,讲究的还会刻上龙的形状。小的不到二尺长,大的可横跨最大的铁锅,床身用粗壮而弯曲的木料或铁制成,前后双腿,床的中央有一洞,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孔,上面木芯,可以上下活动。因为面的特殊质地,最适宜用床子压。压的时候,将饸饹床置锅上,待水烧沸时,将揉好的面团坯添满床洞,放下木心杠子,压饸饹人坐在杠上,手扶着支撑物或拉着顶棚上的绳子,利用自身体重下压,一会的功夫,饸饹床下便是长长的河捞缓缓入已烧开的锅中,用手一拨,那河捞便顺势离了床子落入锅中,筷子一搅,河捞浮在水面,漏勺捞出后在冷水盆内过凉再回一下锅,用大筷子挑起,放入碗中,浇上饸饹特有的酸咸醋汤,浇上浇头,一碗香喷喷的饸饹面便上桌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饸饹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yi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