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一段自述很戳心:
我十多岁的时候以为三十岁年纪就很大了,思想也会很成熟。
会每天穿着ol套装踩着高跟鞋雷厉风行,只看财报和股市,只关心金融和经济。
谁能想到多年后我现在每天还是优衣库的动漫T恤大裤衩,最多穿个连衣裙。
十几年前的自己怎么样,十几年后还是这样,甚至在某个瞬间,不需要任何勉强就能清晰的看到未来,失败又看不出任何反败为胜的希望。
大多数人的一生总是在不自知的情况走入绝境,殊不知偶然的结局却有着必然的宿命。
其实大多数人
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前段时间,韩剧《天空之城》完结,有一个画面戳心地令我难受。
这部剧的所有故事围绕一个名叫“天空之城”的高档小区展开,里面住了五户人家,姜俊尚就是其中一个家庭的父亲。
有一天他值班的日子,两个孩子需要抢救,他为了晋升救了现院长的孩子,导致另一个孩子因为时间耽误死亡。
结果他发现,那个因为自己选择而离开的孩子,竟然是自己初恋女友偷偷生下的他的孩子。
他崩溃的质问自己的母亲:
是母亲让我努力学习,我高考考下了全国第一;
是母亲让我当医院院长,我为了当这个院长不顾一切地...
以后我到底该怎么办?
有人感慨:
我们在父母的安排下有了工作,有了爱人,有了孩子,但不快乐,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成败与你无关,是父母的,你是你生活的旁观者。
贴吧里有个话题:“哪一瞬间, 你觉得自己的人生毁了?”
网友留言句句扎心:
听父母的话,和他结婚的那一刻,平静又绝望,再无欲望,无期待,只为活着。
三十几岁,机械的做着让我讨厌的工作,却怕被裁员的那刻,失去了主动的权利。
亲戚们聚在一起夸自己家的小孩,我爸妈想了半天,说了一句:
“她刚跑完了10k”的时候……
30出头的我,没有嫁给有钱人,没有生孩子,也没有钱,工作无任何晋升的希望。
慢慢的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里,不知不觉间丧失了自己人生的掌舵权,既无力又无奈。
人生最重要排序
决定了你的一生
前几天新一期的《我家那闺女》里,Papi酱作为嘉宾的闺蜜露相。
她说的关于人生最重要排序引人热议: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她解释搞不清为谁而活,铁定会毁了一生:
自己跟自己相处时间最长,伴侣其次,而孩子和父母,都是陪伴人生不长不短一段行程的人。
还记得她刚说完这段话后,焦艳俊的爸爸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觉得孩子父母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
可是当维嘉问他既然孩子是第一位,为什么孩子决定不婚不生的时候,极力反对,侧面看是不是还是把自己的意愿放在了第一位?
焦爸爸沉默。
中国式家庭里,父母总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却不自知的产生道德绑架,只为完成自己的心愿。
孩子有强烈的自我意愿,却又不得不被亲情束缚,做不了自己人生的主。
曾看过一篇《你23岁,你妈问你有没有男朋友》的网友自述,她在妈妈催婚的那一刻遐想了妥协后的余生,现实到让人心惊:
25岁工作稳定,30岁前相亲结婚;怀孕生子,吵架心死;十年又十年,忙的都是孩子,然后就是孩子的孩子。
是无数人的一生,挣扎在一次次的妥协还是坚持之间。
最怕的不是一时的妥协,而是经年过后你发现,原以为只是临时过度的工作一不小心就干了一辈子,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选择,却决定了一生的走向。
身不由己的人很多,但是己不由心,身怎么可能由己。
拎不清的人生重要排序,总会在关键时刻影响自己的一生。
人和人的差距
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因为父母,人生难得志的人固然多,但依然有很多自己决定未来却过不好的人。
他们感慨:
性格决定命运,时运影响余生。
弗罗斯特先生曾写过一首英文诗,翻译过来是这样:
一条路,左边是熊掌,右边是鱼。
喜欢熊掌的人选了熊掌,喜欢鱼的人选了鱼。
选熊掌的人又面对面包和蛋糕的选择,选鱼的人又面对粥和饭的选择,于是人流再次疏散……
走得远了回头看时,不同路上的人就是各自不同的命运。
人随时随地都在做选择,性格会决定你选哪条,而路上所经历的一切,又随时在塑造你的性格。
别信什么天意难违,什么出生什么命,要信人定胜天,天道酬勤。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有个匿名知友详细的分析了原先占优势的自己,如何活成了圈子里最不起眼的那个。
她总结了决定人生走向的4个原因:
没有坚持梦想,轻言放弃。
想继续读书,因为怕父母为难,自己早早放弃。而一起的闺蜜坚持打工上学,越走越远。
自作聪明,害怕吃苦。
因为自己的IQ很高,所以自以为不努力也可以收获好结果,在宿友努力学习的时候,自己却一直想着玩。
急功近利,过早赚钱。
曾经有过提升自己的机会在面前,却只想着赚钱,考虑短浅,不舍得投资自己。
自我设限,从社会找原因。
也为自己想去的单位做过努力,但第一次失败后就果断放弃,觉得都是大环境的问题。导致了后来的安逸。”
她懊悔的讲了许多,仔细看过去才发现人和人的差距,每分每秒的每个决定都在发生。
当你在想玩什么,有人在想学什么,是时间;
当你在做计划,有人已出发,是执行力;
当你为上次失败沮丧,有人已开始下次尝试,是良好的心态;
当你想放弃,有人却坚信前进就有希望。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差距,最糟糕的是什么,不是自己混得有多差,而是在琐碎的生活中忘记了学习新知识,忘记了当初的那颗进取心。
没过完的人生
别急下定论
好友Peter哥曾感慨这个世界上分别存在着两类问题,一类叫“Fixable(可以解决的)问题”;
另一类叫“Manageable(无法解决,但可以被管理的)问题”。
而那些问自己是如何毁掉自己的一生的人,也真的不是想要一个确切的答案,想问的不过是:
已经如此糟糕的人生,还有改变的可能吗?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描述过自己在集中营中死里逃生的经历:
每天都有人死,无数人开始变得麻木不再抵抗。
可是他最后却感慨表示:
尽管在比地狱还惨的集中营,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哪怕代价是死亡。
在集中营里的人尚且如此,以为人生已经毁了的人更是,这只是一个看似无法解决,实际可以被管理和改善的问题。
柴静在《看见》里写道:
从不假思索的愚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忠于自我未必有结果,坚持努力也未必能成功,但有一天回望过往,是胸怀壮阔,还是满心懊悔,取决于我们的每一个当下。
狄更斯感慨: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个时代,毁掉一个中国年轻人,只需要一个能获得短期快感的app就够了。
这个时代,成就一个年轻人,可能一篇文章也就够了。
不到最后关头,都别急着给自己下结论。
说说你自己的人生排序(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