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哲思想法
读书|《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第二章罗马的媒体—

读书|《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第二章罗马的媒体—

作者: 杂物店 | 来源:发表于2021-02-27 23:44 被阅读0次

【回顾】{ 思考 } 在作者看来,比较重要的社交媒体特点是什么?

双向的交流、互动、分享——拥有以上特点的就是社交媒体系统:双向的交谈环境,信息沿社交关系网从一个人横向传给另一个人。

导读

书信、涂鸦墙 、朗读 、推荐书 ——社交媒体生态系统的形式

基督教、保罗—— 对社交媒体生态系统的运用

今天我们要去追溯——第一点,古罗马时候存在的社交媒体生态系统的形式。

【框架梳理】

内容梳理

古罗马的社交媒体系统

{ 思考}古罗马社交媒体网络系统的有哪几种具体形式?

①信件 ②《每日纪事》 ③书籍的传播 ④涂鸦

1、信件

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已成为地中海海城的霸主。但随着罗马影响力的增长,它的政治制度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以及它与治下人民的冲突导致了连续不断的动乱。在这一时期,人们需要及时的了解到相关的信息。在罗马城内,这类消息通常在广场上,或者在“covivia”的宴饮上口口相传。不在罗马城内的人就靠书信来往。

(1)古罗马发展书信这种方式的条件:

① 罗马的精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读写能力强;

② 交通联系迅捷可靠;

③抄写人和信使大有人在,很多是奴隶,对于用书信交流的人来说,便宜,便捷,可靠

所以,书信这种方式,自然而然成为了一种他们比较喜欢的方式。

(2)信件有两种:

①短途信件:使用蜡版;

②长途的信件:用莎草纸。

(3)信件的半公开性

这些信件,有的也是半公开的。收信人收到以后,还会读给家人、朋友或生意伙伴分享。有的时候,这个信其实是面向更多的受众。

2、《每日纪事》/行为录(acta)

每天出版,每期只出一份官方文本。

(1)创办人:

凯撒

他的目的不是要使罗马的政治更加开放、更加民主,而是要削弱元老院的权力。因此,他就创办这个《每日纪事》,把元老院的议事记录发出来,降低了元老的神秘感。

(2)内容来源:

元老院的议事、 白色告示板(日食月食的数据)

(3)刊登内容

早期的时候,重点是政府工作,如,介绍演讲内容,列出支持或反对某个议案的元老院议员的名字。创立后几年之内,内容范围就扩大到非政治领域,比如馈赠、遗产、葬礼,以及非同寻常、值得注意的事件。

————以上这些听起来都很像大众传播,接下来就涉及社交媒体系统了————

请朋友转达新闻,他们在送来的《每日纪事》抄本的附信中会强调里面的某些内容并加上自己的评论或背景介绍。(类似于转发公众号的文章,把其中重点的一两句话摘出来发朋友圈。在微博里就是转发+两句感想。)

这比单独收到任何一者都更有帮助,因为它们能互相提供进一步的背景情况。那时和现在一样,如果朋友说某件事重要,或对它发表了意见,人们就会对那件事更加注意。(比如朋友转发了某篇公众号文章后,我们想点进去阅读。或者在微信推文中电“在看” 后,看一看栏目里就会出来自己和朋友喜欢关注的内容。)

3、书籍传播

书籍也借人们在社交关系网内互相分享而得以传播。如何推荐你的一本新书呢?

(1)方式一:找“大佬”

献给大佬,如果大佬愿意帮你推荐,那可好了,就有很多人去大佬那里抄书,然后你的书的抄本就在社交关系网内流传,大卖,不成问题。

(2)方式二:宴会后朗读&开朗诵会

①举行晚宴,席间有一个具有熟练朗读能力的奴隶把书的摘要大声朗读出来

②后面还有一种更加正式的办法,就是举办朗诵会。会上为应邀来宾朗读作品,朗读者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专业的朗读人。

4、涂鸦

(1)老百姓每天使用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媒体,一种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的媒体—涂鸦。墙上的留言林林总总,留言的人也形形色色,从高级住宅的住户到角斗士,再到酒吧和妓院的顾客。

(2)可以留言,内容不受限制(如,广告、政治口号、各种个人信息);

(3)可以对话。

以上便是我们要讲的第一点——古罗马的社交媒体系统的四种具体形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第二章罗马的媒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yw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