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生活在不富裕的农村。家里不是书香门第,连本书都没有。
邻居家是工人家庭,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哥哥都已经快初中毕业了,那时我还没有上小学。天天去他们玩。
邻居家的书真多,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看图说话》,《故事大王》,《小画报》等等,而那时我家唯一的画纸,就是父亲抽烟剩下的烟盒。
我太喜欢这些薄薄的小画书了,上面有插图,下面是字。到现在也不清楚,当时我又不识字,怎么会那么爱看书?可能是小画书上的插图给了我许多想象的空间吧!
后来我上小学了,更是天天去邻居家借书,还书,再借书,再还书。邻居家的大爷大娘很慈祥,他门家是吃“国家粮”的,有时候还会塞给我几个糖果果吃。
但是没过几年,邻居家就搬到了城里,我再也捞不着去他家看书了。
我和村子里的小伟是好朋友,那时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有一次上她家里玩,发现在她家桌子上,放着许多许多的小画书,原来是她当老师的大姑送给她的,有《少年文艺》《童话大话》《东方少年》等等。我真是爱不释手,艳羡不已。
我不敢贪心,就借一本看一本,看一本再还一本。当然这时候的我已经懂得了,要把好词好句摘抄到本子上了。
小本子用的很快,三天两头就要给母亲要钱去买本子,我可没少挨了熊。
年龄越大,心眼越多。当时我们每个级部是两个班。我跟个侦探似的天天打听哪个同学有课外书。像什么《作文选》《小红花》呀,只要同学有,我肯定会去借,看完再以最快的速度归还。
我的童年,父母除了供我读书上学外,基本上没有闲钱给买过课外书,但是我读过的书,还真不少哩。这也丰富了我那物质不丰富的少年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