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是一种信息之间的交换。
一、认识传播学
1.传播信息的种类
①声音信息
②文字信息
③行为信息
2.媒介形式
①狭义的媒介:电脑、手机、Ipad
②广义的媒介:手、眼睛、喉咙
3.传播的规模
①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②人际传播:也称亲身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是个体之间相互沟通。
③群体传播:是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行为。
④组织传播:是组织成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组织与更大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⑤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以不特定的多数人为传播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传播学研究的三个视角
在学术界研究传播学的理论当中,主要分为三大具体的流派:
1.线性传播视角
把传播认为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从信息发出者的角度出发,强调被动的受众。

2.非线性传播视角
把传播认为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主动的受众。

3.文化视角
传播不是为了达到某一具体的效果,是我们在社会中通过沟通的方式强化自己对社会的理解,是构建文化认知的一种方式。

三、传播学简史
传播的形式从一开始的符号到现在的新媒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符号:开始于人类进化过程的早期。
2.口语:9万年-4万年。
3.文字: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4.印刷:公元450年。
5.大众传播:19世纪中期。
6.网络传播:20世纪80年代。
古典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他在修辞学和辩证学派之间搭建了桥梁,并写了很多关于说服方面的理论。他关注传播过程中发送者的一方,并用简单模型来阐述发送信息的不同阶段:
1.传播的创造阶段:确定信息的话题。
2.传播的样式阶段:确定信息的样式,比如措辞、语气等等。
3.传播的传递阶段:发送信息的过程,比如使用什么样的传播的方式,小册子还是公开演讲?
小结:
四、古典应用传播学:修辞学
修辞就是装饰自己的语言。
修辞学强调在特定场景下的说服能力,将它看成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区别于辩证学派,它认为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真理,而是说服别人,为此传播可以让某些事情看起来像真理。因为修辞学在政治和社会中赢得辩论至关重要,所以很多统治者(凯撒大帝、马克安东尼、屋大维)其实都非常注重在这方面的训练。
1.目的:以说服为中心
2.技能:包含听众分析/内容组织等软性技能
3.模型:修辞学三要素(理性诉求、情感诉求、人品诉求)
成功的说服有三个要素:
1.理性诉求:晓之以理。通过理性推理来说服听众,依靠事实和逻辑进行理性论证,使之与自己达成共鸣。

2.情感诉求:动之以情。通过了解听众的心理以及情感特征,将这些特征应用到演讲内容或演讲过程中,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进行说服。通常使用故事、例子或夸张手法引导群众产生恐惧、希望、喜欢、讨厌或幽默等感觉。

3.人品诉求:以德服人。通过作者或演说者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威信来让听众信服,依靠角色或者信息发送者的受信任度、受欢迎程度和聪明度进行说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利用修辞学的三要素帮助我们在进行创作表达时更好地打动用户的心,学会灵活运用,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