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第二节教学实践中顿悟思维的分析》
一、问题情境中任何单一信息的表征障碍都制约顿悟实现
二、陈述性知识表征不清晰导致无法实现顿悟
三、程序性知识转化障碍导致失败
四、元认知策略对解题过程的制约
三类知识的整体表征的制约问题:一、对陈述性知识实现合理且多样形式的表征;二、问题情境要与原有知识建立条件化联系,使程序性知识提取没有障碍;三、策略性知识能在信息加工中随时调节情绪与思维过程;四、利用元认知自我调节策略随时进行自我调节,不能够将没有表征好的信息纳入进一步的多形式的表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和调节过程中出现的障碍,以最终实现对问题的解决。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少人,看一眼题目觉得比较困难,就直接放弃了,往往高估了问题的难度,或者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也是没有运用元认知策略调整状态,才能不断通过表征问题的形式实现转化成程序性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遇到两个正三棱锥的情形,在旋转过程中绕轴旋转度数的确定是个难题。
其实是转化到旋转之后的状态如何解读,并且图形的视角容易对问题产生不同的判断。似乎是通过将图形的角度变换位置能够降低题目的难度,其实是提升了问题解决的方式。
转化出前后的位置不同,便于能够解答。
尤其是多面体的外接球表面积的计算途径,如果不能理解前后位置关系,形成空间建构几何体,难以呈现最终的形成过程转化为计算正方体外接球表面积的问题,如果图形位置关系想象不到,那么框架意识没有形成,自然是没有模型思想进行转化的途径。
完成解题过程中的表征,实现图式定位
今天遇到的题目中没有识别出来信息,不能够完成转化,属于陈述性知识表达单一
空间感不强,定位意识薄弱,解决问题的过程梳理,然后整合成对应的知识板块内容。
过程中会有一些眉目,并且能够在最后进行反思,结合问题情境或者是脑科学理论进行总结,将实践过程与理论建立关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