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821093/9240df7da48e11af.jpeg)
(一)
村口只有一户人家,孤零零地嵌在树林旁,往后便是浓密的林海了。这户人家只住着一个人,几乎每天都坐在槐树底下的小石凳里傻笑着。秋收冬藏,寒来暑往,每天都是如此。
村里人都叫她傻妞。
很多年前,傻妞不傻,她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勤劳耕作的丈夫,天真可爱的儿子。
那年一连下了十天的大雨,河水暴涨。小河没有修建桥梁,村人只能双脚淌着过河。
傻妞五岁的孩子在过河时被汹涌的河水夺取了生命。孩子没了,家也差不多散了。丈夫原本干涸的泪腺如同决堤一般,三天不吃不喝,终于在某一个黄昏,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
孩子死了,丈夫出走了。傻妞的生活没有了寄托,变得神经恍惚,终成了“傻妞”。
傻妞唯一还算聪明的举动,是糊各种颜色的风筝。大风起,傻妞手里的风筝飞上天空,好像灵动的燕儿,好像高飞的雄鹰。树林边风大,风筝总是飞得很高,傻妞看着她飘飞的风筝手舞足蹈。
偶尔风力过大,风筝卡在树枝上了。傻妞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过了一会儿才像箭一样想起去爬树拿回风筝。
村人会因为她滑稽的表现而放下手里的事情停下了观看。
(二)
傻妞站在树底下,痴痴望着挂在高枝上的风筝。她想爬树,可她又笨又胖,爬了两下又滑下来了。
过路的人说傻妞,你长得太矮啦,你要跳起来,跳得高了就能够到风筝。
傻妞憨笑着点点头,参齐不齐的黄牙露在风里,两只脚使劲地往上掂,动作笨拙而难看。
过路的人哈哈大笑,顺手指了指旁边的木梯,
“嗬!这个法子行不通啊,还是用木梯才好!”
傻妞借着木梯爬到了树上,乐呵呵地看着她的风筝。没过一会儿,又是一阵大风,风筝又飞走了。
村里人就是这样逗傻妞。
傻妞去放风筝啦,傻妞爬树啦,傻妞在路上撒泼啦,傻妞跳舞啦。村人像看戏一样关注着傻妞。
(三)
傻妞还热衷于一件事:给村里的小河“造桥”。小村庄的河流容易暴涨,每个一段时间,搭好的“桥”就会被冲走。
大雨停了的第二天,傻妞就开始忙活了。她跑到山上砍下三两条竹子,还有一颗粗大的木桩。经过组合、捆绑,忙活了半天之后,一座“小木桥”诞生了。
每隔一段时间,河水暴涨一次,小桥冲走一次,傻妞再造桥一次。
久而久之,村人习惯于把傻妞“造桥”这件事看成理所当然。
傻妞成了全村的“造桥者”,她孤身一人独揽造桥重任的经历,使得全村人心安理得地享受傻妞付出劳动后得到的回报。
就是这么神奇,二十多年来这个祖国最南方的原始村子没有一座真正的桥。
对村民来说,傻妞造的桥是能用的桥,就是好桥。一年三百六十天村人踩在木桥上,耕耘,进城,小孩上学,就这么安心地过着。
但傻妞毕竟是傻妞并非如人们所想的那么勤劳能干。
比如傻妞偷懒了,桥被吹走了她也等一等,先睡两天再去造桥。
每逢这种时候,村人也不出工了。没桥,过不了河,理所当然在家闲着。几个老汉和婆娘坐在树荫底下玩牌,他们也显得很高兴。
有时候傻妞要拖到第五天才去造桥,村人就有点怏怏不乐了。他们责怪傻妞偷懒,这都多少天啦,怎么还不去造桥?
偷懒是要有惩罚的。等到傻妞出门了,村西边卖馒头的麻二姑说,
“傻妞啊,给你一个馒头。”转身丢给身后的黄狗。
傻妞急冲冲追着黄狗跑,这次她抓到了黄狗的尾巴,黄狗露出尖尖的牙咬了她大腿一口,傻妞疼得嗷嗷直叫。
围观的村人全笑了。
村人时常这样“惩罚”傻妞,谁让她偷懒?都几天了怎么还不去造桥?
(四)
一位建筑师来到了村里。他觉得这个年代了那么大的一条河上没有一座真正的“桥”觉得不可思议。他提倡每家每户上书政府拨款搭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实在不行就大家各出一点儿钱。
这个提议遭到了全村人的反对。
壮年首先说我看不用,那傻妞不是一直负责造桥吗?都有桥了还瞎折腾做什么。
妇人说咱们穷地方一年都挣不到几个钱,还拿钱去造桥?
孩子说我就喜欢看着傻妞傻呵呵造桥的样子。
老人说不用再修桥咯,这样还可以省几个钱!
村人极力维护傻妞所造的木桥,说木桥都用了二十多年了也没出什么差错,他们都过得挺舒心。
建筑师还想举例论证,村人不耐烦地摆摆手,走吧走吧,俺们不需要!
从此,没有人再怀疑傻妞木桥的权威,村人依旧再踩着她的木桥又过了20年。
(五)
突然有一天傍晚,从林子里吹来前所未有的一阵大风,刮得人寒毛直立。大风把傻妞手里的风筝刮走了,不知道刮去了哪里。
老傻妞咧着嘴含着泪,喊着叫着奔跑着,从此再没有人见过傻妞。
那天夜晚所以人都没有入睡,因为傻妞不在这里了。他们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傻妞对于他们造桥的意义。傻妞走了,以后谁来负责造桥?
所以人的脸都蒙上了一层灰,失去了傻妞的村人突然不知所措。
有人说,傻妞是往树林的方向跑去追风筝了,兴许她在林子里迷了路。
傻妞什么时候回来?
也许明天。
也许十年后。
也许永远不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1093/863c2b0ea29cd3ef.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