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古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还没有尽情地欣赏四月的芳菲,转眼间,五月已近尾声。
晨起推开窗子,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翠绿,草木葱茏,生机勃勃,气象一新。
所有季节中,除了骄阳似火,我还是比较喜欢夏天的。
天边渐渐有橙色,林中蝉鸣回荡,弄堂里开满鲜花,走在林荫道上,空气中满是香甜的槐花味,心绪也渐渐沉醉在温柔的晚风中。
这夏日的温馨和美好,全部藏在一首小诗里,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小诗《山亭夏日》,这首小诗同样是在我们的课本里,曾经的熟悉和美好尽在其中。
我们今天来聊这首诗的作者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
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
提起高骈,一个在历史上非常有争议的人物。
高骈的面目现在其实是很模糊的,他是唐末名将,也是个褒贬两重天的人物,而且在新旧《唐书》中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使君。”
这四句诗是《三国演义》中对蜀国大将姜维的评诗,文武双全,可谓是评价很高了。
历朝历代兼修文武,在朝能兴邦安民、战时可纵马退敌的人物实在不多。因而这两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算是对历史人物的最高评价了。
不过若是把“文”理解为诗词歌赋之文,那么文武双全之人倒还是有不少的。唐末黄巢,南宋辛弃疾、陆游、岳飞,明代的戚继光等等俱都是文武双全之辈。
黄巢的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霸气无边,果然带兵攻入了长安;辛弃疾被现代人誉为“大宋第一古惑仔”;陆游也曾在军旅生活,“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戚继光则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这些文武双全的名将无一不受后人所景仰。不过,晚唐还有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功勋卓著,诗名流传千古。
但在史书中却被列入《叛臣传》,深受后人唾弃。此人就是晚唐名将高骈!
高骈出身武将世家,世代为唐朝禁军将领。高骈因功屡屡升迁,统兵防御吐蕃,初显身手;后来又曾大破南诏,收复安南。镇守安南期间政绩斐然,至今越南人都称之为“高王”。
晚唐爆发了王仙芝黄巢起义,起义军势如破竹,转战江南无人可挡。朝廷册封高骈为镇海军节度使加诸道兵马都统,以御黄巢。此间高骈多次率军重创黄巢起义军,声威之大,一时无两。
此后黄巢军采用缓兵之计,诱敌深入,大败高骈部下张璘,渡长江北上。从此高骈对起义军生惧,拥兵十余万坐守扬州不复出战。
黄巢起义军攻打长安,唐王朝形势危急,唐僖宗命高骈率军勤王。而高骈却不听朝廷节制,任由长安城破。唐朝灭亡,与高骈有很大关系。此事也使得高骈深受史家贬责,甚至《新唐书》中将其列入《叛臣传》中,实在令人唏嘘。
高骈不仅是一位上马纵横的名将,也是一位捉笔弄风月的诗人,《唐才子传》中都专有一章为高骈列传。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山亭夏日》就是高骈的大作:
《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晶帘 一作 水精帘)
——唐•高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
首句意思是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
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浓稠(深)。
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楼台倒影入池塘
第二句的意思是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这里诗人是从视觉写夏日,写看到的景观。
诗人看到平静的池塘倒映着远近不同的亭台楼阁的倒影,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于是才写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诗句来。
“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他不仅写出了明净与清新,也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台楼阁的胸怀,把池塘写大了。
水晶帘动微风起
第三句的意思是水晶帘在微风中轻轻摇动。
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比喻晶莹华美的帘子。
此句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
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满架蔷薇一院香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蔷薇:植物名。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花可供观赏,果实可以入药。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最后这句,诗人又从嗅觉角度来写夏日。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那蔷薇不是诗人看到的,诗人也未必知道庭院里还有蔷薇满架,而是那醉人的芳香提醒了诗人。
在这盛夏骄阳下的山亭的幽静清新的景致之中,又加上“满架蔷薇”,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芳香,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灵动与生机。
另外,“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不无关联,若没有微风,蔷薇花香就不会飘过来,诗人自然就不知道还有“满架蔷薇”。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