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1)秦始皇逗留三个月之地——琅邪山

(81)秦始皇逗留三个月之地——琅邪山

作者: 牧雪飞箫 | 来源:发表于2024-01-05 14:51 被阅读0次

秦始皇初定天下,于二十八年封禅泰山后,沿渤海以东巡游到了之罘山,同样立下了功德碑。然后他向南到了琅邪山。在此大举欢宴,竟然足足游玩了三个月。秦王朝在皇帝远游如此之久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安定,未发生政变也未发生重大变故,这着实不易;可见秦始皇的统治神功。试想即使在国家控制力十分强大、信息十分畅通的今天,又有哪个国家的“一把手”敢如此明目仗胆地长时间离开“王位”去游玩呢?秦始皇一高兴,下令把三万户“黔首”即平民百姓全部迁到琅邪山下,在此定居。同时为表达对这些人的关爱,秦始皇又下令免除其十二年的赋税徭役。三万人,十二年,这是多么大的恩赐啊!他还在琅邪山上建筑了层台,号称琅邪台;使此山孤立于众山之上。此时的秦始皇并不知道,老天给他身居帝位的时限也不过三十七年而已。

在琅邪山,他又立下了功德碑。与泰山所立不同的是,此碑字数较多而内容较杂,誉美之词更多。碑文以“端平法度,万物之纪”开篇,即称颂秦始皇制定了公平的法度,以此作为万事万物的纲纪。中有“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的句子,即称颂秦始皇功勋着著,勤于治国理政的根本大事,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唯百姓之富庶是求。这句话反映出秦始皇重视农业却轻视商业的思想,以及他希望百姓普遍富庶的愿望。碑文最后说:“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这段话把秦始皇推到功高于五帝的地位,称其恩泽连牛马都享受到了;人与牲畜无不感受到他的恩德,而且各自安适地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这段话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当时中国的国土面积概况,东西南北的概略方位。这些歌功颂德的碑文,仍有其史料研究价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1)秦始皇逗留三个月之地——琅邪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di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