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趁老公没注意,儿子飞跑到餐桌边,打开桌上的一盒糖果,拿出一颗,快速塞进嘴里,优哉游哉地嚼起来。
不成想,这个动作没有逃过老公锐利的眼睛。老公立马开启唠叨模式。从他们家有糖尿病史开始,说到他爷爷奶奶是如何得的糖尿病,然后又说到龋齿的危害。他的话记下来,堪称糖尿病和龋齿的教科书级科普。
然而,他已经当着孩子说过无数遍了,导致孩子吃糖像有罪似的。我实在听得冒火。为避免吵架,我选择到一边儿去。
儿子就这样被他堵在洗手间,被科普,或者被折磨了一刻钟。我听到儿子极不耐烦地吼:“够了,我知道了,你不要再说了!”
可是,老公就是不依不饶,继续叨叨叨。
此刻,我真心心疼我儿,他就是那个被唠叨的唐僧折磨得痛苦不堪的孙悟空。
我走过去,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儿子,你爸爸啥都好,如果不唠叨就好了!”
“就是啊!”儿子如见救星般。
我家老公心中有太多恐惧无处安放,于是投射给孩子。孩子吃颗糖,他就开始说吃糖的危害,说糖是甜蜜杀手;孩子一不穿鞋子,他就说如果感冒了,就麻烦了。
想到这里,我转向老公说:“你的一张嘴是专用来折磨我们的,是不是?”语气里充满嘲讽和压抑的愤怒。
“其实,妈妈,我们这样对爸爸,也是一种折磨。”儿子接过我的话,阻止我说下去,“我们为什么要互相折磨而不达成共识?达成共识多好啊!”
“你看,你还没有儿子懂事。”老公一脸幸灾乐祸。
是的,不光我,老公也是,没有儿子懂事。遇见事情,为什么要互相折磨?这并非我们的初衷。
遇到分歧,完全可以另辟蹊径,找到第三条道:达成共识,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分个你对我错,你强我弱,又有什么意义?不但无法解决事情,还伤感情。
遇事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问孩子,往往能给你最好的答案。因为,孩子才是最接近神的人。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