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一个广口瓶,瓶底向着阳光,瓶中放入蜜蜂,它会往阳光飞去,但会撞到瓶底,一撞再撞,因为在自然界没有“透明的墙”。玻璃是人造的,蜜蜂的经验里没这个东西,所以它会一直撞到死。但是如果你放的是苍蝇,苍蝇也会先撞到玻璃,撞几次以后,它会往不同的方向乱飞,飞几次就能飞出瓶口,得到自由。
苍蝇比蜜蜂更聪明吗?不,蜜蜂是有组织、有分工的,苍蝇比蜜蜂智力低很多,那为什么苍蝇知道可以朝瓶口飞?不,苍蝇不知道,它只是乱飞。
蜜蜂虽比苍蝇智力高,但它以过去的经验,一定要向阳光飞,它知道自然界没有透明的墙,所以反而一直去撞瓶底。结果苍蝇因为无知,反而没有被知识所限。
人类无法接受创新的概念和新事物,这并不仅限于无知的人。常常是最有知识的人,才更受限于既有的知识。旧的知识会像黑眼罩,罩住他们的眼,使他们看不见新发现。旧的知识会像水泥,灌进他们的脑,使他们思考僵固,排斥所有新想法。
1984年6月12日,巴里·马歇尔吞下一个试管的幽门杆菌培养液。他想死吗?不是,他把自己当小白鼠,要证明幽门杆菌是造成胃溃疡的元凶。
过去医学界的定论,胃溃疡是压力过大或饮食习惯不良所造成,胃里的胃酸足以杀死所有细菌,所以这个病跟细菌无关。澳大利亚皇家珀斯医院有个病理医生叫罗宾·沃伦,1979年他在胃黏膜的切片上发现奇怪的蓝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看到像细菌的东西。后来他又在一些胃炎病患的胃里发现了同样的东西。但是没有人认为那是细菌,因为细菌不可能存活在胃酸那样的强酸环境中。
1981年,马歇尔来到皇家珀斯医院,他是肠胃科的实习医生,向沃伦请教有什么新题目可以研究,沃伦就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他。马歇尔研究之后,认为沃伦可能发现了一种未知的细菌。他当时照顾一个胃病患者,每种测试都是阴性反应,唯一没做的就是细菌测试,但其他医生都说不用做,因为胃里不可能有细菌,有的医生还说这个患者有病,是精神病。
马歇尔知道患者没病,他和沃伦利用患者的胃黏膜切片,想在实验室培养出细菌,结果连续三十七次都失败。1982年复活节前,马歇尔进行第三十八次实验,星期四他放入胃黏膜切片,就去度假了。到了星期六,本来要帮他处理切片的人,因为手边有事要忙,就把他的培养皿搁置着没管。等复活节假期结束,星期二的下午,马歇尔接到实验室的电话,立刻冲去,“细菌”培养出来了。
1982年4月14日,他们培养出幽门杆菌。这种细菌要三到四天才能培养出来,过去的细菌只要两天,所以每次以为是失败了,其实只是时间不够久。
马歇尔把这个惊天动地的发现写成论文,结果被打回来。他在医学研讨会上发表,遭到强烈的质疑。因为这等于是说“教科书”错了,所有权威医生都错了,几百年来的定论要被推翻。就算有幽门杆菌,怎么能证明它就是胃溃疡的元凶呢?
马歇尔用小猪实验,把幽门杆菌注入猪的体内,但不知道为什么,小猪就是不会得胃溃疡。拿其他动物实验,结果一样都不成功。所以马歇尔决定拿自己实验,1984年6月12日这天,他先确定自己的胃是健康的,接着吞下三十毫升的幽门杆菌。
一天、两天、三天……到了第七天,他出现呕吐现象,症状持续三天,到了实验第十天,用内视镜检查,他的胃已经发炎,有幽门杆菌存在。他服用抗生素之后,症状消失,再做检查,幽门杆菌没了,胃黏膜的组织恢复正常。这下证明幽门杆菌确是胃溃疡的成因。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也不是一日能拆光的。医学界先是惊讶,接着排斥、存疑,经过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后,这道墙才一块一块被拆下。
2005年10月3日,马歇尔和沃伦共同获得诺贝尔奖,才算真正获得肯定,距离他们实验成功,已经超过二十年。
其实早在1875年、1940年、1967年,幽门杆菌就已经被发现,但因为没有培养成功,所以就被认定不存在。人们倾向于不去看见他们不想看见、不期望看见和无法解释的事物,幸好有沃伦和马歇尔相信自己所见,否则胃溃疡如在幽暗之境,想治好是门都没有。
现在,马歇尔把1982年那封拒绝承认他幽门杆菌发现成果的信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提醒自己、提醒众人,永远要像“学生”,像一张白纸一样,才可以开放地接受新事物。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新人,发现新东西,因为几百年的定论,也可能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