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生命教育》简书专题
打破童年命定论,直视自卑感

打破童年命定论,直视自卑感

作者: 圭碧 | 来源:发表于2018-11-18 21:16 被阅读15次

    《自卑与超越》以“自卑情结”为线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书中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而活着,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与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而且还论及了早起记忆,梦,犯罪及爱情等婚姻内容。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是一本优秀的心理学著作。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介绍: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心理体系的心理学家。

    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刚翻开书,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的前言,仅有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谨以此书献给世间的每个家庭,希望其家人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好地了解自己。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没有很多令人难懂的词汇,阿德勒用最朴素的语言和最易懂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自卑以及如何去超越。这本书我不止读过一次,每次开卷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我开始正视了自己存在甚至曾经被自己忽略的问题,并为此不断努力着。

    个体心理学发现所有人的问题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条目:职业、社交以及两性。书中认为我们个体存在来了三种限制引发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    在由我们这颗星球的本质所设定的限制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一种能够让我们得以生存的职业?(职业问题: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

    第二,    为了我们能够合作并分享由合作带来的利益,我们应该怎么样摆正自己在身边人之中的位置?(社交问题: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身份)

    第三,     [endif]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使自己适应这样一个事实:世上存在男女两种性别,而人类的延续性取决于这两性之间的关系?(两性问题:在婚姻中如何调整自我)

    在这本书中,阿德勒基本对以上三点进行了解答。


    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和合作

    为什么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群体之中,不可能孤独地生活。而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无论是物质上的贡献,还是精神上所留下的财富,无一不是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贡献。

    【书摘】}失败者缺乏感同身受的情感和社会性兴趣。他们在处理职业、友谊、和两性的问题上缺乏通过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信心。在他们眼中,生命的意义是一种私有的意义:没有人能从他们的个人成就中受益。他们的成功目标其实只是满足子虚乌有的个人优越供述,而他们的胜利只对自己有意义。

    而身体缺陷、娇生惯养和疏于照看这三种境遇都是导致对生命意义的错误总结的最大诱因。在这些境遇中成长的孩子在需要修订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几乎总是需要他人的帮助,即必须有人帮助他们更好理解生命的意义。而这种对生命的认知将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所作的每一个选择。

    需要认清的是,阿德勒的奉献不是无我的奉献,而是始终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他的“奉献”指的是“社会兴趣”。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以及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不去了解,失去兴趣的话,那么他的生活必定是百无聊赖的。


    经验并非成功和失败之母

    与佛洛依德的“童年决定论”不同,阿德尔认为经验并非成功和失败之母。没有一个经验能够成为成功或是失败的理由,我们不受经验所定,也不应该饱受创伤之苦。我们的感知并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主观后的世界。经验是由我们自己赋予意义的。遭遇困难不应该怪罪于别人,而应该怪罪于我们自己,我们总是被自己的想法所获。

    【书摘】经验本身并不是导致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我们并没有遭受到经历的打击----所谓的创伤----而是从中看到了适宜于我们目的的东西。我们并不是由我们的经历所决定,而是自决于我们所赋予这些经历的意义。

    【书摘】一个人所遭遇的不愉快经历可能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大相径庭。比如,一个人所遭遇的不愉快的经历可能一直隐藏在心底,以便他在以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他会这么想:“我们必须努力解决这些不幸的情况,保障我们的孩子在更好的条件下长大成人。”另一个有着相似的经历的人也许也会觉得:“生命是不公平的。其他人总是能得到最好的。如果这个世界对我不好,那我为什么要善待它呢?”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长提到他们的孩子时会说:“我也是小时候吃尽了苦头,我都扛过来了,那他们为什么不行?”第三个人也许会觉得:“因为我不幸的童年,我所做的事情都情有可原。”在这三种情况下,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解读在他们的行为方式中体现得非常明显,除非他们改变自己的解读方式。

     


    直视自卑,追求超越

     

    自卑情结就是当问题出现时,个体无法进行恰当的调整或者完善以应对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这种自卑可能来源于童年身体上的缺陷、溺爱和忽视。被宠坏的孩子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人该为他们服务;被忽视的觉得所有人都不够关心他们;身体残缺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是群体生活不是单向的付出或是索取。

    【书摘】在行为上表现得不可一世的人,内心深处都隐藏着自卑感。就像矮个子的人走路要踮起脚尖一样,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高一点。

    【书摘】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实际上只不过是神经症患者有“狭窄小屋”的一个特例而己。如果一个人害怕认真地面对世界上的爱情问题,他就无法消除自己的神经症。如果他把自己局限于家庭的圈子里,那么他的性欲也会在这些限制中得以表达。这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有一种不安全感,他从不正眼看最熟悉的几人之外的人。他已惯于控制自己圈子里的人,但害怕不能同样控制其他的人。被母亲宠坏了的儿童都是俄狄浦斯情结的牺牲品。他们所受的教养使他们相信自己的愿望就是法律,但他们从未意识到:在家庭范围之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情感和爱情。长大成人后,这种人还会抓着妈妈的围裙带过日子。对爱情,他们寻找的不是平等的伴侣,而是仆人,而他们所最能放心依赖的仆人就是自己的母亲。在任何小孩身上,我们可能都能看到俄狄浦斯情结。这样的推断需要的只是这些:妈妈宠爱他,不许他对其他人发生兴趣,而爸爸却相对比较冷漠甚至冷酷。

    若任自卑发展过度,可能带来的是自身防御机制过重而虚妄自大,信任缺失,不相信自己能够得到“本没有资格得到的幸福”而常常会表现出防御,疑心或是对外攻击性。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幸,更是对幸福的推诿懈怠。

    适当的自卑感本身不是变态的,它们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正是因为不完美,才要去追求完美。因此,给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追求目标,超越自己便是一种对自卑的弥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破童年命定论,直视自卑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ei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