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对夫妻,隔两天就要吵一架,隔五天又一大吵。住在他们邻居的夫妻,却一直恩爱如初。这天,经常吵架的那对夫妻的太太跑到邻居家里,问那位太太,如何和谐的相处?
那位太太说:你家都是好人,我家都是坏人。
吵架的太太莫名其妙,心想:我家都是好人,天天吵,你家都是坏人,却和睦美满。
那位太太举了个例子。她给先生倒茶,先生却把茶杯打翻了。她赶紧给先生道歉:哎呀,先生,对不起,都是我没把茶杯放好,让你不小心打翻了它。
而她先生也赶紧道歉:哎呀,太太,都是我的错,我浪费了你一番心意,把茶杯打翻了。
结果两个人就在那抢抹布。挣着搞卫生。
吵架的太太听明白了,原来“坏人”是这个意思。但她又为难了,因为让她给先生道歉,她做不到。
所以想家庭和谐难不难?关键听懂了道理,就要去做,落实在生活,才能真正得受益。
人与人的因缘都是感召来的。
今天你遇到这个人,让你生气烦恼,要从自己身上原因,为什么别人不遇到,你却遇到了?感召。,所以人与人的因缘都是感召来的。
人与人相处,要用恕道,设身处地的替人着想,不能想着要求别人,这样烦恼就不间断,只有从自己身上下手,革除自己的坏习惯,自然会影响别人。而不是自己没做到,却不断要求别人。
《大学》里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能革除自己的坏习惯,不断长养自己的德行,就是各司其职。《韩非子·扬权》中有一句: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可见,人们各司其职,方可太平盛世。
人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快乐与享受。那是很自私的想法。还要行孝。行孝的人,最有福。
弟子规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我们德行有差,就会伤了父母的心,这不是行孝。所以,一定要懂得修身,修身之后呢?其家治国平天下。有人说,治国平天下那是领导人的事,我一个打工的人,三餐温饱就好,哪管的着那么多。其实,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身边的人。不能不重视。特别是当我们有下一代了,我们的习惯又潜移默化的传给下一代,变成他们的思想习惯,影响他们一生。
曾经有个问卷调查,“你希望你的孩子像你一样的生活吗?”。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不愿意。原因是生活压力大,还有的活的迷茫不开心。
你看,父母都活的迷茫,这一生为什么而活,搞不清楚,糊糊涂涂的辛苦一辈子,到头来为什么而辛苦。
所以,人不能为自己而活。更不能不修德行。不然会越活越迷茫,越活越堕落。
花司其美,人司其职。修德行善,圆满孝道。行一条光明大道。古人曰,老来福,福报要留着老了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