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兄弟姊妹:
大家下午好!
从校长角度来说,我还是一年级尚未结业的新生。一位初次登台的新手,壮起胆子给同志们分享学校管理的得失,多少还是有点紧张和忐忑。请大家再来点掌声,给予我更多更大的包容、鼓励和信心,谢谢!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学校管理中的“扶”与“放”》。
学校管理,是精神的引领,是行动的支撑,是成长的足迹,是情感的沟通,更是信仰的树立。学校管理者,就是要善于引导和调动每位教师为实现学校共同愿景而努力奋斗;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智慧灵性、滋润生命,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是要努力实现让教育有人性温度、师生有人格高度、学校有人文厚度。
首先,给大家谈一谈我对学校管理的理解。
一、对学校管理的理解
(一)管理是什么?
1、管理是决策(校长、支委会)
2、管理是执行(行政、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
3、管理是效率(执行力、发展力)
4、管理是沟通(领导、教师、师生、家校、社会之间)
5、管理是转化(促进学校、师生全面发展)
6、管理不是管人,而是重在让制度和机制促使人发展。
(二)会管理是什么?
1、会管理就是鼓动别人、服务别人、成就别人
2、会管理就是厘清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办事效率
3、会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4、会管理就是使一群平凡人做出一番不平凡事业的过程
5、会管理就是借力逐梦,发挥集体能力,实现自己理想。
(三)管理追求的境界是什么?
1、治理、清理、料理是管的过程
2、条理、合理、在理是管的结果
3、管理的理念要与时俱进,管理手段要日新月异
4、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让人高效地做事,管理的艺术性在于让人愉快地做事,管理的战略性在于让人做正确的事
5、管理的魅力在于,既要从“性本善”出发,抓住人心,也要从“性本恶”出发强化制度建设,锻造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我们只有把每一项细小的工作做到深入具体、细致入微,才能让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满意。校长与副校长、中层、教师、学生、工人的职责是不同的,具体的工作也是有区别的。如果校长分不清自身的角色定位,事事躬亲,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会精力分散,其结果是“门门抓,样样松”,势必影响到学校发展品质。
实践证明,校长管理学校,采用扶放结合的管理策略不失为一种智慧选择。扶放结合的基础是扶,而放是提升的关键。一所品牌学校的发展,校长的办学理念、经营策略是重要保证。一校之长,必须要有学校发展的思想、现代教育理论和相应的管理策略。扶放结合就很好体现了以人为本、贯彻发展性教育的科学经营策略。
二、对“扶”与“放”的认识
(一)“扶”就是帮助、规范、引领,是管理的基础,使管理不松散,即规范有序,特指学校重点、全局工作。
“放”就是开放、创新、彰显,是提升的关键,使管理更自由,即个性成长,属于学校常态、局部工作。
(二)处理“扶”与“放”关系的三个原则
1、抓大放小。牵住主线,抓住关键,盯住热点,在重大工作上用力,把关键领域做实,使特色项目做细。
2、抓主放次。厘清工作主次和管理重心,校长始终要把握好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具体工作让执行团队大胆实践,分步实施。
3、抓人放事。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用好用活关键之人、重点之人、有特长之人,充分信任,敢于放手。人用好了,事做对了,任务也就圆满完成,目标也能完美实现。
(三)使用“扶”与“放”策略的三点建议
1、扶放适度,自由舒展。一味地扶,会使管理陷入事无巨细、冗务缠身误区。适度放手,弹性管理,把更多的具体管理的“空白”留给下属,给教师自由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管理类同握沙,抓得越深,漏掉的就会越多。管理不是管制,而要求活,尊重现实,遵循规律,具有引领意义。不宜把教师抓得太紧,适当的时候就该学着放手,教师能自立自主的领域,就要大力给予扶持
2、统揽全局,协调服务。作为校长,应集中精力研究统观全局的调控管理,放手让每一个人致力于本职工作,发挥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重在提供指导、协调、服务。
3、张弛有节,引领激励。校长管理要做到张弛有节有度,对于教师既是一种规范约束,更是一种扶持引领和激励。作为校长,只有在管理中,目中有人,以人为本,实施激励人积极性、创造性地管理方式,才能永远不落伍于时代,引领教师走在时代潮流和改革创新的前列。
校长只有在充分理解好“扶”与“放”内涵,把握好“扶”与“放”关系,协调好“扶”与“放”策略,明白“扶什么,放什么?怎么扶,怎么放?”,才能解放自己,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重要工作,放开班子和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促进学校更有方向、更有重点、更有质量发展。这恰好是校长管理艺术的体现。
三、学校管理中的“扶”
一扶紧要工作。
所谓紧要,就是特别紧急而且重要,不得不办的工作。如学校突然出现安全隐患,上级临时安排的重要任务,学校马上要开展的重要活动等。这类事情关系着学校的安全稳定和社会声誉,必须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我们的目标是“出手就出彩,完成就完美”。
案例一:仁师附小疫情防控工作经验
各位校长,疫云消散,学校复课,为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我校改进入学、放学措施,优化入学、放学路径,接下来,我用我校采取的12个措施来向大家展示入学、放学的具体规范:场景一:家长护送定点停。家长按时将孩子送到指定地点,互道再见,迅即离开。场景二:执勤到位各岗点。值周教师、护校队员、保安在校门外筑起一道绿色通道,为学生入校保驾护航。场景三:严测体温防输入。校门测温教师早早到岗,做好准备,迎接全校师生到来,并组织师生有序排队测温入校。场景四:教室核温个个清。各班正副班主任提前到班,做好复测体温充分准备,等待学生,逐一晨检、核温。场景五:放学再次测体温。下午放学,老师组织同学们逐一测体温后,有序出教室。场景六:整齐排队到操场。老师在教室走廊组织学生排好队,安静有序到操场,学生变两路变四路,保证放学快速有序。场景七:岗位人员齐上阵。门卫、护校、值周人员挂牌上岗,提前查看情况、及时阻止、有效劝导,力保放学通道畅通无阻。场景八:全面清场保有序。城管、交警齐聚力,围栏就是规范,班牌就是向导,“出口勿进”醒目提示,“班级出口”指明方向。场景九:家委志愿来帮忙。每班1名家长志愿者提前10分钟到岗,引导家长站到指定地点,同时,家委成员在通道两端断道,在公交站点维护秩序。场景十:耐心等候排队好。家长们按时到达放学点等候区,在家长志愿者的提示下,自觉戴好口罩、排好队,静候学生出校。场景十一:师生组织快静齐。教师先整队清点人数,再按班序整齐排队出校门。各班有序带到班级指定放学点后,先整队、亮行,逐排离班。场景十二:平平安安里离校去,主动与老师挥手道别,家长在“班级出口”处接上孩子,随即离开。
仁师附小本部,地处闹市,又为交通要道,道路窄、车辆多、人流大;飞泉校区弯道急、路口多、坡度;放学工作成为学校一大严峻而艰难的课题。但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家长朋友关心理解,共同改善学校的放学问题,真正做到平平安安上学,高高兴兴回家。
二扶重大工作。
所谓重大,就是决定学校发展命脉的关键工作。如学校制度建设、项目实施、重要改革、大型活动等。抓住了学校工作的重点,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主线,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如何抓住重大工作?学校的重大工作具有时限性、领域性和人本性。同一项工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工作领域、不同校长的办学思路下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如招生考试工作,在期初和期末就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但在平时只需要常规推动;又如教研师训工作,关系着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后劲,搞好校本教研和师资培养才能建设一直能征善战、永葆活力的队伍,这项工作永远都是学校的重要工作,要精心规划重点打造好,可以随着学校工作安排做适当调整,但不能中断和半途而废。
学校重大工作是一个变量,要根据学校发展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这就要求校长具备全局性、战略性眼光,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能够从大形势、大环境、大战略的角度观察和审视学校发展现状,能够结合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需要找到根本性、关键性举措。
案例二:仁师附小疫情期间德育工作小、新、活、实报道。
以我校疫情期间开展的一系列小、新、活、实德育工作为例,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特殊帮扶、习惯养成、品德教育……特殊时期特别担当,我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上学放学展文明。特殊时期,学校联合家委会,共同构筑绿色、生态、文明的放学秩序,力保全体师生生命安全,一道亮丽的放学风景线展现了仁师附小“小学·大雅”的办学理念,“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班级管理扎实有效,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家庭实践见本领。为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鼓励学生减少外出时间,尽量在家里多参加各种家庭实践体验活动。同时为构建“家校共育”平台,促进教育多元发展,学校号召学生开展“宅家实践体验活动”,同学们在家或徜徉在浩瀚的书海,认真阅读;或积极配合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或主动进行艺术训练提升基本功。亲子互动促亲情。光是家校互动德润童心,这还不算“完整版”,仁师附小心理辅导员还主动链结“仁寿县草根妈妈成长教育协会”,发挥社会组织的家校育人功能,发动家长和学生在每周日下午参加网上“周日亲子玩”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四、内外阵地助腾飞。学校有效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和“小龙人电视台”,借助学校公众号和仁寿“融媒体”的强势效应,营造浓厚的宣传、引领氛围,为学生自我展示和多元化成长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扶热点工作。
所谓热点,即当前社会和教育领域最关注的事情。热点问题可能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这等大事,也可能是某个学校或家庭的小问题。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热点工作,因为它们响应了大众的关切,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看到了,抓好了,可以解民困,可以聚人心,更可以抓住契机促进学校快速发展;一旦没想到、没看到、没抓好,就容易引起舆论事件,影响学校形象和发展。
比如,近期的教育热点就有招生、考试、学生溺水事件、高考顶替、高校就业数据作假、教育部印发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我们作为校长理应主动关注,引起高度重视。
案例三:简要回顾学校今年一年级招生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任务,并提出学校未来规划
附小今年一年级招生就是学校的热点工作,接下来我就简要回顾一下今年我校的招生工作。在本部校区教室、功能室、办公室完全被挤占,最多只能新招18个教学班级的特定情况下;在前年招生1300多人,去年招生1400多人的招生惯性大背景下;在既要必须遵守县委政府、教体局招生政策和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又要满足各方需求、回应社会关切、确保稳定和谐的现实要求下。附小班子和全体教师,在教体局主要领导亲切关心、各位兄弟学校领导鼎力支持、社会各方真诚理解下,广泛宣传、主动化解、严守纪律、敢于担责,基本完成任务。按照这种发展趋势,到2022年,本部、飞泉两校区有望控制在“每个校区2400——2700名学生、54个教学班级、每个年级18个教学班,平均班额50人”的办学规模和良性发展轨道,告别大校额,深度融入成都一体化、精品化发展,这是我们未来几年发展的主要方向。
案例四:冷静稳妥处理55岁女教师到点不退休焦点热点事件,确保学校平稳过度。
还有一件热点工作,去年10月,我还在做代理校长期间。由于集团化办学教师分流的历史原因,一位带着高级职称分流到附小的55岁女教师,按照附小管理体系和文化传统,理应主动申请退休,把空出的高级职称指标用好用活,可该教师却始终坚持到点不退休,这虽符合国家大政方针,但却是附小从未有过的先例,一石即将激起千层浪。学校班子多次找其谈话,甚至动用不少个人和社会关系做其思想工作,但她仍然坚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到了学校队伍的稳定和评优晋级的重大政策,对学校秩序和制度的后续破坏力可想而知,一度时期全体教师与该同志关系十分紧张,矛盾一触即发。越是在利益纷争的紧要关头,越要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和情绪疏导,团结和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附小精神和品质在重要节点得到充分彰显。虽有情绪,但全体教师表达出了高度统一的理解、尊重、包容和信任。也许是被附小这种文化和精神所感染,在工作了9个月之后,今年6月份,该同志主动找到组织申请退休并办理了相关手续,值得我们敬重。也许在座各位不明白,在附小高级职称评定是非常困难的,优秀教师多而高级职称名额有限,就连我这个在附小工作了17年的附小校长至今都还没有评上高级职称,可想大家对职称评定的关注度会有多高。这些热点问题,稍微处理不好,就可能会酿成学校不团结、不稳定的大事件。
四扶特色工作。
所谓特色,即能够体现学校与众不同的长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学校。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都不同,要想出色地发展,必须校长聚焦学校的办学特色,挖掘特质的生长点,向“聚光灯”一样把学校的亮点呈现出来。抓好了特色工作,便给学校涂上了亮色,能够扩大学校的办学影响力,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
这里一定要认识到,特色是优点,是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的长处,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无中生有、人无我有或人有我怪”的所谓的创新。在近几年的外出考察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把一些并不好的做法当做特色。如没有竹子的地区,移栽几颗竹子,便是“竹文化”;没有科技基础的学校,买一些器材后,便打造“stem教育”等。
抓好特色工作,需要校长深入了解学校的地理、历史、人文、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家长的情况,综合政府对学校的整体规划,做出切合实际的研判,并提出特色工作的方向和内容。
案例五:仁师附小“家校携手、为爱同行”的家委会工作提别报道
各位校长,在这儿,我向大家简要汇报我校的两项特色工作,一是家长委员会工作,二是礼仪教育特色。场景一:“家校共育,和谐共生”是我们成立家委会的既定目标,2019年9月30日上午,仁师附小第“34届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飞泉校区成功举办,并建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580位家长成为家委会成员,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特开设“家长开放日”校园巡查活动,一、四年级的家委会成员承担此项工作,他们巡查校园建设、学校环境、校园文化、食堂管理、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午餐午体、课间活动、课后服务及放学情况;
为规范学生校外公共礼仪,养成文明乘坐公交车的好习惯,二、五年级的家委会成员主动承担起公交站点的上车秩序维护任务;为确保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三、六年级家委会成员为学生放学时段筑起了“绿色长城”,他们每天放学前提前到岗点,劝解放学通道的人迅速离开,通知停放车辆的人驶离,引导等候的家长留出通道,提醒过路人员绕行。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那人丛中的“一抹红”永远是最亮丽的色彩!家委会成员还主动承担起验收新生校服、班级文化建设的布置、给孩子讲解爱眼护眼相关知识等工作,实现了学校管理与家委会管理的无缝对接。
案例六:仁师附小礼仪教育特色报道
我再简要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的礼仪特色。近十年来,仁师附小以礼仪教育为抓手,形成鲜明的德育特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效果。场景一:优化办学理念,突出礼仪核心教育。2010年春,学校确定了“培养有爱心、讲礼仪的现代文明小公民”的育人目标,2013年秋,进一步完善确立了“大仁于心、大雅于行”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了“成就儒雅教师,培养文雅学生,造就高雅学校,实现“小学·大雅”的奋斗目标。场景二:优化育人环境,构建礼仪教育文化。学校宣传橱窗、文化艺术长廊、仁雅壁,以及校歌、开学歌、运动会会歌、毕业歌等有着极强的励志作用;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展示,都蕴含着礼仪的文化元素;《论语》《劝学》《师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进入课堂,为礼仪教育注入了丰富的内容。学校将本部校区校园文化移植到飞泉校区,飞泉校区的雏鹰亭和凤凰亭的楹联,仁雅壁图文、《仁师附小赋》雕屏、文化石、仁寿八景图、石鲁和大千两厅的师生书画作品等,都在展示着学校的礼仪文化。丰富的校园礼仪文化,浸润着师生的灵魂,启迪着师生的智慧。场景三:扎实德育课程,夯实礼仪培训基地。2010年5月,学校派出4名教师到北京参加礼仪教育高级论坛;7月又邀请四川省礼仪教育专家、成都大学张婷旺教授来校给老师们做礼仪教育专题讲座;2010年暑假,学校组织了20余位骨干教师编写了全套《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场景四:坚持多样结合,丰富礼仪教育成果。礼仪训练展示与德育活动相结合,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节秋、国庆节、元旦节、春节等主题活动都将礼仪养成教育设置为活动目标之一;礼仪养成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特别是在各门艺术教育课中,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步渗透到灵魂深处;礼仪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校本礼仪教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个案咨询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礼仪修养;礼仪教育与社会组织“公益活动”相结合,学校与“仁寿县草根妈妈成长教育协会”联合开展“周日亲子玩”公益活动;礼仪教育与社区“家庭学校”课堂相结合,2019年暑假,学校与仁寿县文林镇大道社区共同开启社区“家庭学校”工作,组织教师走进社区公益课堂。仁师附小当前教育特色是以“大仁于心,大雅于行”为核心办学理念的礼仪教育。随着教育的发展,我们学校的特色定位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我们正在论证和建构,力求将“礼仪教育、经典诵读、中华武术”三个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深度融合,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培养“秀外慧中,文武双全”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学校管理中的“放”
学校管理中的“放”,一放班子,二放教师,三放学生,四放小事。
(一)“放班子”,合理地给班子放权。
班子是管理的中间层,是校长管理的实施层,在一定领域具有主导作用。如分管副校长在分管领域应具有较强的主导作用;教导主任在教学管理应该比校长更专业;教科室主任,在教育科研方面就要能在学术上引领全校教师。如果校长对班子抓得过紧,较深入地干预班子工作的具体实施,就难以培养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灵动性执行层。这样的班子就只是校长的“身体”,不能成为校长的“头脑”,不利于班子成员的成长、不利于学校管理的创新、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对于班子管理,我校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干部培养和使用模式,今天特作简要介绍。
一是用人不疑,大胆放权。我们历来奉行“谁主管谁负责”的用人原则,让负责的副校长或主任有指挥权、自主权,有成就感。知人善任,敢放权,不越权,别人的领地,不轻易去指手画脚。
二是交流轮岗,示范引领。学校管理坚持校区内干部教师跟班跟年级合理柔性流动,两校区人才资源共享、整体推进、同步实施。实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队伍、教研培训和评价考核“一体化”;实现重大教育教学活动、工作安排基本一致,形成“统筹管理、紧密结合、各具特色、齐头并进”的运作模式。为确保本部和飞泉两校区协同并进、快速发展,我们实行两校区执行校长坐阵主管,全体行政每周轮岗轮校制度。校长每周一、四到飞泉坐班,分管副校长和中层干部在授课班级和校区管理基本固定基础上,但必须每周不少于两个半天到另一个校区交叉轮岗上班,真正意义上达成“管理同谋、计划同构、活动同行、资源共享”。
三是部门负责,校区运作。2019年11月,经集团支委会研究,决定实施《仁师附小教育集团校区部门负责人制》,两校区各部门均选拔一位懂政策、敢作为、有担当的中层干部(主任或副主任)作为该校区本部门负责人,这项制度为两校区各部门工作顺利高效开展增强了动力、提供了保障。
四是主任助理,梯级培养。2019年9月,针对集团内两校区管理难度增强、师生体量庞大等情况,集团果断出台并实施《仁师附小教育集团主任助理制》,选拔政策性强、知识丰富、积极肯干的10名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各部门主任助理,为部门主任分忧解难,交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具体实事。实践证明,我们这一举措不仅为学校各部门工作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了动力,更为附小集团甚至仁寿教育储备了一批优质的后备干部。可以预想,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势必造就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由各校区、各部门的责任人成长为负责人。
五是提供舞台,锻炼新人。我校每年一届的教代会、两年一次的教学创新大奖赛、学校诗词大会、演讲比赛、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活动的开展,是助推新人、促其蝶变的最佳舞台,年轻干部在活动中要么参加比赛,要么参加表演,要么主持活动,从策划到组织到彩排到实施,每一个环节都给予年轻干部足够的空间,助推其高标准、高水平成长。
六是激励机制,温暖人心。我们试图通过情感激励、物质激励和标兵打造构建激励机制,调动班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周一次的支委会,除研究大事、互通信息外,还交流了情感、升华了友谊;副校长对分管部门主任、副主任开展一月一次的谈心谈话,了解干部心声,化解工作疑虑,培养战友感情。外出考察、学习、锻炼的机会,对行政班子尤为倾斜、特殊照顾。仅2019年,四川省音乐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副校长谢红梅因在自己的领域颇有建树,被学校派往上海、杭州参加深造、培训;教科室主任郑邦兵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学校派往日本、重庆等参加研学旅行,拓宽了自已的视野,增长了自己的业务素养;政教处副主任陈星颖,年龄虽小,进入行政班子仅两年,却因为大局意识强、积极肯干,被集团派往马来西亚参加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各级师德标兵、先进模范、育人工匠、职称评聘等荣誉,由支委会提出建议人选,再交由全体教师民主表决通过,拟推人选适当向行政干部倾斜,通过典范、标兵、先进作示范、引领,让整个行政班子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二)“放教师”,促进教师更好地成长。
众所周知,有好教师才有好的课堂,才有高质量的教育。观念新颖、思想活跃、创造力强的老师才能带出更活泼、更健康、更聪慧的学生。课堂的责任人天然是教师而不是校长。所以,校长要放心地让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和实验,让教师在不断探索创造中提升自己,培养学生,发展学校。
仁师附小教师发展目标:让每位教师能够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和诗意生活,在成就学生和学校的同时也成就自己,努力把教师培养成为“爱生如子、润物无声,师德高尚、笃学善教”能时刻享受教育幸福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为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第一扎实常规。学校常年开展“五个一”的活动:每学年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教育或教学论文,提高一项教学基本功,上一堂公开课,写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多年来我校研发了 “入格——合格——优格——风格”的教师专业成长四格阶梯发展轨迹。
第二严格要求。教师观摩听课,行政推门听课,校长走动听课,家长巡察是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助教师快速成长。校长走动听课,就是校长拿着听课记录本从这间教室外面走到那间教室外面,从一楼走到二楼三楼。一节课,他可以听10多个班,课后和教师交换意见,往往还击中课堂要害,教师最怕校长走动听课。家长巡察,每周学校邀请5名家长上午8:30——12:00巡视校园,尤其是巡视教师课堂,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与教师交换意见,对学校和教师是一种监督。
第三搭建平台。学校始终坚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培养教师,每年培训费不少于35万,占公用经费的10%以上。学校每年组织教学大奖赛,与企业联合主办,由联姻企业出资重奖获奖教师。组织青年教师各种技能比赛,座谈会,专家现场点评。每年学校开展“十佳青年教师”、“十佳教学能手”、“十佳班主任”评选。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为教师提供锻炼与展示的机会。在教师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近几年来,学校有2人被评为特级教师,3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1个省名师工作室,1个市名师工作室,6个县级名师工作室,我校教师有2人获国家级赛课奖,12人次获省级赛课奖,28人次获市级赛课奖,36人次获县级赛课奖。
第四管理人文。
1、管理做减法: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很简单,一目了然,只评一、二等奖,平均成绩以上为一等,平均成绩以下为二等,低于年级平均成绩5分者不得教学质量奖。且一等与二等只相差80元,粗看,觉得我们在搞平均主义,其实不然。这样有利于各学科教师的团结,教师之间不封闭,能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共享。教学质量经得起各种检验。这几年来,只有两位教师一个学期低于平均成绩。
2、管理重实效:“六认真”检查,重点查作业批改和上课。备课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既提高了教案质量又减轻了教师负担。学月检测年级统一,学校统一制卷。
3、管理重实情:晋级晋岗,采用工作年限加职称年限加特殊贡献排序的方式,保证了公平公正。其中特殊贡献不超过5分,这样既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又避免了恶性竞争,极大地增强了内部团结。并基本保证每位教师任教30年以上能评上高级职称,(如果没有学校这个职评方案,实行农村小学30年以上教龄不占指标评职称,在附小这样人际关系极为复杂的单位,早就乱成了一锅粥,还谈什么教学?)。不过,这样的管理在调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上存在一定问题,特此经学校支委会研究决定,从2020年秋季开始,我们将与景圣景荟爱教育基金会联办,争取政策、筹措资金,利用好一年一度教师节,开展教师庆祝表彰晚会,按章程评选出优秀团队、先进个人,对本年度特殊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提升教师幸福感、荣誉感和归宿感。
4、管理突重点:管理的重点在于切实关心教职工,让他们真实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一是教职工子女入学、就业、就医等遇到困难,学校竭尽全力提供帮助,为他们排忧解难。二是多方筹措经费,确保工会按政策,兑现教职工福利,尤其是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三是构建和谐校园。倡导领导、同事相互之间,节日时一声问候,生日时一个祝福,生病时一句安慰,困难时一份帮助,取得成绩时一个祝贺。三八节、教师节时学校送一束鲜花或小礼物,搞一次温馨小聚会。
人文管理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城区初中和小学教师相对于乡镇来说,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重、工资待遇低、职称评定难,学校的管理难度可想而知。附小教师工作量大也是人尽皆知的,学校班子所有成员都在一线上课,中层干部课时数与教师相同,我们数学老师全都是教两个班,语文教师有9人教双班,还要当班主任,但大家毫无怨言。如果没有管理的人文关怀,这么重的工作量,是没人愿意承担的。)
(三)“放学生”,充分释放学生活力。
经常性、序列化通过多种多样的学校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释放学生的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课堂教学彰显特色。多年来,我们参照不同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学生成长的学科教学模式。语文采用“导读法",初读——熟读——精读——感悟四个环节进行引导、指导。数学采用“五步式教学法",基本训练——预习诊测——探索新知——课堂实践——总结反思等五个课堂教学结构。其它各门学科也形成了各自的课堂教学模式。
社团活动蓬勃开展。每周一、四课后服务时间,两校区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至少选择一项参于活动。全校124个班级社团、63个年级社团、25个精品社团,每周一、四下午,校园里都会呈现吟诗作文,舞剑弄棍,吹拉弹唱,挥毫泼墨的景象。师资不足,就聘请社会上的专业人士执教,每个月外聘教师开出课后服务工资接近10万元。
书香启迪孩童智慧。经典阅读,群文阅读,海量阅读……阅读已成为仁师附小学生的一种习惯。国学经典进入了我们的课堂,每周一节。每周一早晨,两校区根据年级的不同学生或吟或唱或诵或表演,经典作品的诗、词、歌、赋。少儿版四大名著是我们学生必读书籍。2019年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仁师附小荣获全市第一名,并组队参加了四川选区决赛。六年级14班学生李哲宇,在疫情期间写下了一部9万多字的长篇小说《活下去一起》,成为附小书香阅读最典型的优秀代表。成绩的取得,不是临时抱佛脚能抱出的,而是厚积方可薄发的结果。
(四)“放小事”,让学校形成自适应力。
校长的精力和专业能力是有限的,有些工作校长不参与比参与好,少参与与多参与好。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善于放开一些“小事”,让学校师生自己去消化、解决,形成学校的“消化系统”。
常态的工作推进要放给专门负责的人,如课堂教学管理、教研活动管理、后勤管理、办公室管理等,校长只需要掌握进度和结果即可。确实无关大局的小事坚决不要管,靠学校管理机制能解决的事情一定不去管。
同志们,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作为学校的负责人和管理者,我们始终要遵循和追求:
合格的校长管行,优秀的校长聚心,卓越的校长会神。
站在高位谋远处,跳出校外看校内,有所为有所不为。
聚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人,做最好的自己,办最好的教育,为孩子未来的精彩人生奠基。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20年7月2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