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法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安德烈主编的《内在疗愈》一书,掩卷沉思,一句话萦绕耳际:人这一生,终究要与自己握手言和。纷纷扰扰人世游,酸甜苦辣尝遍,忽然发现你的身外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有的心境,不过是自己认知制造出来的一幕一幕的幻境。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竟有当头棒喝的警醒。
《内在疗愈》全书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谁都逃不掉的心理问题,主要针对的是焦虑症和抑郁症;第二部分自我和解与自我平衡,论述以女性为主,将正念和冥想引入心性修炼,与过去握手言和;第三部分讲在人际关系中绽放自己,针对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化解孩子的叛逆情绪,感同身受、情感同化的有效沟通。第四部分讲只有你自己可以拯救自己,积极调整工作中的紧张情绪,赋予生命意义。
在整书的阅读中,第四部分对我的启发最大。第四部分第14章,作者雅克范里亚尔积极应对来自别人的否定,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可能因为此时我的心境经历职称被动过度的挣扎之后,没有走出消沉的困扰。所以作者的观点及引用的案例给予我心结的纾解,是一次自我疗愈与打开。
雅克范利亚埃尔青年时代满怀热情的学习精神分析,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实习时在接触到恐惧症的行为疗法时,对弗洛伊德的心理精神分析,更有了自己辩证的思考和认知。
作者通过对弗《洛伊德全集》的研读,参与同行的学术观点,得出了弗洛伊德最引人关注的理论确实不是他首创,而他自己的新颖理论则均被现代心理学一一驳斥的观点。作者著书《精神分析的幻想》一经出版,与几乎所有的精神病学同事和临床医学医生反目成仇,并受到了任教学校的排斥驱赶。对于学校这个意外的要求。作者没有滑向怨恨的深渊,借鉴了早年学到的行为疗法,让自己不要将学校和校长视为一体,因为校长和其他人一样,能力有限,任期有限,生命也有限。
心理学家斯金纳快60岁的时候,感到自己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欢迎的人,于是自立门户,以便能够长期在家办公的故事给作者另辟蹊径的启发。斯金纳在一篇名为《老年自慰自我管理》的文章中,阐释了自己通过合理安排刺激和强化条件来鼓励自己完成某个行为的自我疗愈给了作者引导。于是作者决定采用斯金纳的办法,尽可能的在家办公,以他人的榜样鼓励自己积极回应挫折。
斯金纳是最早从科学心理学角度阐释自我管理的人物之一他在哈佛大学教授《科学与人类行为》并整理成书。在书中斯金纳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我观察,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体验新的行为。总之,我们都可以反过来对控制着我们的东西,加以一定程度的控制。他写到,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一个人是可以修改自己身上出现的变数的。这种自觉能力通常在艺术家、科学家、作家和苦行者身上表现的十分明显,在其他人身上虽然不那么明显。却也是随处可见的,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制力在多种行动中做出选择,思考抽象的问题,维护健康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你可以把我打倒,但是你永远不会把我打败。把我打倒是我身体跌倒,但你永远打败不了我的心。”海明威可是悟出了逆境中的自我管理。
对斯金纳来说,自我管理并不是一种精神实体,比如心灵、意愿或者自律等,而是一整个操作性行为的类型。所谓操作性行为,即是可以进行观察、分析并习得的行为。斯金纳说的好:“任何行为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无意识的行为,都是在此前提下被酝酿出来的,并有服务于对自己有积极意义的偶然性世界的倾向。因此,行为既不可观察,也不可分析。”对自我管理来说尤其如此。“我们无法意识到促使我们进行自我管理的刺激因素是什么,就像我们无法意识到促使我们倒立的刺激因素是什么一样。”受到斯金纳作品的启迪,作者发展出了几种行为,帮助作者摆脱了从学校离开后孤立的生活状态,向自己自己希望的方向进行了转化。
首先是定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在反思的过程中,还要把生活目标具体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例如:每天坚持步行20分钟到40分钟。
其次给自己换一个环境,比如布置一个自己觉得舒适惬意的环境,配置喜欢的音乐,这就叫做通过自由选择的刺激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第三制定一份时间表,以周为单位。并且只为那些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高价值”任务安排时间。包括阅读高深的著作、通过学习来锻炼默迹能力、撰写文章等。这就是通过自我监督来了解自己能努力工作到什么程度。无论情绪如何,一到规定开始的时间,就要强迫自己去执行任务,而到了规定结束的时间,也一定要马上停下来,以免产生厌倦感。即如斯金纳所说:“行为的后果造就了行为。”斯金纳一生都在强调这一理论
自我管理的困难在于,我们所期望的行动结果并不能当即显现出来。真正能够有效强化行为的是解决问题和谜团,将混乱的思路整理清晰。使行为的结果成就感。
斯金纳的著作中的观点,把体会、自我观察、反省、想象、自言自语、思考等行为都取决于行为发生的背景、后果以及当时的机体状态、思考及行动。
作者以斯金纳为榜样,走出人生的困境,并且能够着巨人的肩膀上看到自己前行的方向,成就一番事业。人类是自己生命的缔造者,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行为的各种决定性因素,以使其朝着我们选定的方向发展。
《内在疗愈》读完,做一段生命简史的回顾,内观自心,把老去的每一天当作上天馈赠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