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子曰:辞达而已矣。
辞,文词,文章。达,表达。
子说,文章<这东西>,能充分表达<思想>就可以了。
②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上,最好,优秀。困,困学,即遇到困难才学习。民,人。下,最差的。
③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知,通智。下愚,蠢笨。移,改变,转换。
本句语意,子说,<在世间万物中>,只有聪明和蠢笨是不能立刻转换的。
④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六言,六句话。蔽,通弊,弊病。居,过来。信,自信。贼,诡诈。直,直率。绞,倔强。乱,作乱,犯上,不守规矩。狂,狂妄。
⑤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言,言谈,教导。述,记述,传授。天,上天,宇宙;古人想象中的万物主宰者。四时,春夏秋冬。百物,自然界的一切。
⑥,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亡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亡,不足,欠缺。无亡,记得,不能忘记<亡,通忘。>。能,已掌握的学问。
本句大意是,子夏说,<对于学习的>每一天,都应该知道自己的不足;每一个月,都不能忘记所学过的知识,这才是<真>热爱学习啊!<千万不能望日月就生日月之意!>
⑦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居肆,固定的作坊、车间。致,达到。道,真理。
⑧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怪圣人乎!
门人,即门下,学校。小子,学生。进退,应变及分析能力。末,技节。道,教学方法。孰,哪些。倦,偷懒,应付。诬,诋毁。如之何,怎么办?噫,真可笑!过,太奇刻了。
9,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仕,在正负做官者。优,多余,突出。学,学问。
10,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公孙朝,卫國大夫。学,学习,研究。文武,指对中國古代文化有特殊贡献的两个君王<周文王与周武王>。道,文化道德精神。坠,没落,消亡。识zhi,通晓,掌握。大者,文化主体。常,平时,平常。焉学,从哪里学来的?在人,仍然在世间流传。而亦何常师之有→他还需要有平常人所说的老师去教么?
11,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鲁國大夫。贤,优,强。贤于→比谁…强。子服景伯,鲁國大夫。不得,找不到。之云→…的学说。宜,正当,自然。譬之宫墙→<学问)好比一道宫墙。赐之墙也及肩→我的墙只有肩那么高。不亦宜乎→7不也正是如此么!
2月25日上午阴冷于苏州玉出昆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