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家
远古时代的穴居和巢居

远古时代的穴居和巢居

作者: 建筑不止 | 来源:发表于2016-09-17 13:04 被阅读0次

远古时代——艰难的居住环境

住宅是人类周边环境的一面镜子,它见证了时代变迁和人类的生存百态。关于远古住宅的传说,书中早有记载。

《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抢洞穴时期

远古时代,洞穴是人类居住的主要方式。

有的洞穴在人类入住之前一直都是空空的,打扫打扫就可以入住;有的洞穴被喜欢穴居的猛兽占据,人类赶走猛兽,成为洞穴的新主人。

▽那时候,人类除了费尽心思果腹之外,每天最操心的事估计就是抢洞穴

有了洞穴的族群当然是幸运的,后代子孙没了寻找住所的压力,过得潇潇洒洒。只是没想到,这一住就达30万年之久

自力更生初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渐渐扩散到适宜的地方生息,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穴居和巢居成为主要的居住方式。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已无从知晓,大波大波的族群开始了自力更生diy自己的住所了。

▽设计并创造新的住所总是麻烦的,人类更多的是互相抄袭

北方黄土厚实,易于挖掘,人们选择挖穴而居。

南方丛林密集,潮湿多雨,人们选择筑巢而居。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欢乐趣事

穴居和巢居的发展

自从人类学会建造永久性的住所开始,北方的居住建筑沿着地穴式、半地穴式、地面建筑的方向发展,南方的居住建筑沿着巢居、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的方向发展。最终殊途同归。

地穴式住居是模仿天然洞穴而来,古代文献称之为“营窟”或“掘室”。地穴式住居分为横穴式和竖穴式两种,早期以横穴式居多(类似窑洞)。

竖穴式住居摆脱了横穴式住居只适用于黄土层覆盖较厚且依靠断崖或坡地的限制,适应性极强并扩展到平原地带。由于进出不易,渐渐演变成半穴居模式。

发展到半穴居模式后,洞口的围合作用渐渐被屋顶取代,屋顶也越来越大,屋顶的支撑越来越受到重视。

至此中西方的建筑文化开始分道扬镳(西方建筑多以笨重的墙体为承重结构)。承重立柱的使用,使得墙体的承受屋顶重力作用渐渐削弱,这为以后的“墙倒屋不塌”的传统木构框架结构体系的出现奠定基础。

干栏式建筑是在由柱、桩构成的架空基座上构筑的‖高处地面的居住房屋建筑。由于是从丛林巢居演变而来,因此干栏式住居延续了“木屋”的传统:木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干栏式住居已经有了带榫卯的木构件

部分图片源自电影截图,仅供娱乐,请勿做其他用途。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转载请通知作者。

相关文章

  • 远古时代的穴居和巢居

    远古时代——艰难的居住环境 住宅是人类周边环境的一面镜子,它见证了时代变迁和人类的生存百态。关于远古住宅的传说,书...

  • Day 23 |中国通史:住行

    第十四章住行 住居,亦因气候地势的不同,而分为巢居、穴居两种。 古代的房屋,有平民之居和士大夫之居两种。士大夫之居...

  • 原始社会的房屋建筑

    人类的建筑活动,从穴居、巢居到现代的摩天大楼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的建筑: 树枝、石快。 原始人类为避寒...

  • 庭院——内外兼修的美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伴随人类的成长,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原始人的穴居,巢居发展到明清以至于今天,建筑发展的每...

  • 传统建筑

    这是我在简书的第98篇文章,听说写够10万字就能回家,加油^0^~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经历了穴居、巢居到地上造屋的过...

  • 说文解字028@居住类

    居住的三阶段,厂(穴居,悬崖边利用自然山洞)—广(半穴居,挖掘穴居)—宀(mián,独立的房子)。 穴:两个手扒出...

  • 沙丘?穴居?

    得到的时候,总是觉得没什么; 失去的时候,才觉得更珍贵! 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别人比我过得好”“别人家的孩子...

  •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3

    二、新石器时代的穴居 (一) 从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早期,是人类穴居发展的高峰期。至此,穴居成为当时黄河流域人类主要...

  • 观巢居笔记小说序

    观巢居笔记小说序 杨 府/文 观巢居者,余之书斋也。何以名之?盖居于鸟巢其旁故也。读书明窗,抬头之际,悠然得见。俯...

  • 内外

    内 (冂,洞穴)(入,由外而里), 表示进入洞穴。 造字本义:进入穴居、住处。 外 (卜,占问)(内,穴居),会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古时代的穴居和巢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twettx.html